明天不封阳台教学目标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结构。2.体会、领悟文中简洁而传神的描写及恰倒好处的议论。3.深入理解文本表达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观念。4.培养关注自然、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和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结构。难点:深入理解文本表达的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观念。课前准备:学生:[1]熟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生词的大意。[2]调查同学家中封阳台的情况,做好统计。[3]上网查找封阳台的利与弊。教师:搜集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学作品。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设想:首先师生共同研读文章的内容;接着进行“房子装修要不要封阳台”话题的讨论,得出结论:封不封阳台的争议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内容应该是对现代城市“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与应对。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导入新课请问大家,你们家的阳台是封着的吗?(是)为什么要封着呢?也就是说阳台封着能带来什么好处呢?引入预设情境——阻隔声音,多出一块地方等等。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封了阳台后会失去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明天不封阳台》中去找答案。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字词检查沐(mù)浴孵(fū)育倏(shū)然喧嚣(xiāo)悖(bèi)论蚂蚱(màzha)咆哮(páoxiào)恬(tián)淡温馨(xīn)龟(jūn)裂解词: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沐浴:沉浸在某种环境中瑰丽:异常美丽恬淡:恬静、安逸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2、关于封不封阳台,文中“我”的情感与态度经历了一番变化,请你快速阅读文章,尽量围绕下面的语词,整理出“我”的态度变化情况。回答:明天要/不要封阳台归纳: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要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1、读课文2、积累字词3、复述情节4、独立思考5、各抒己见把握文章整体内容明天要封阳台,因为这是计划安排→明天还要封阳台吗?因为情感与现实有冲突→明天不封阳台,因为这是为了儿子的爱心和“我”的心绪。3、文章思路提问、回答、讨论、总结。第一部分(1-2):写明天要封阳台第二部分(3-10):写明天还封阳台吗?第三部分(11-13):写明天不封阳台。4、中心意思:本文叙说了“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提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问题探究1、儿子与“我”决定明天不封阳台考虑是否相同?你认为课文中作出不封阳台的决定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明确:儿子:对这只鸽子忧虑和喜爱。“我”:不但关注这只鸽子的命运,而且关注自然界的许多生灵;不但关注自然界,而且关注着人类自身。全文所要表达主要意思是人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与自然界共生共荣。2、文章中写出明天要封阳台的目的是什么?后来决定不封阳台的理由和目的是什么呢?交流,各抒己见1、默读课文2、同桌讨论3、全班交流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明确:A、封了阳台,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B、为了鸽子不受扰,为了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那片恬淡和谐的思绪。3、城市的生活环境今昔发生了什么变化?明确:昔:荒芜、萋萋芳草、幽幽土路今:对新的礼赞昔:对旧的怀念今:高楼、变幻莫测的霓虹灯4、“我”家的环境又发生什么变化?明确:昔:草坪、学走路、捉小虫和蚂蚱今:滑梯、跳跳床、电子游艺室5、中心:本文叙说“我”家决定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表达了人应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品味赏析一只受伤切怀有“身孕”的鸽子落在阳台上。设问3:在我对明天是否封阳台不能确定时,我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议论?1、分组讨论2、归纳总结3、确定两培养赏析能力。——看到了受伤的鸽子及儿子对待鸽子的行为。(文中找具体语句)——想到了(1)让鸽子在我家多留些时日;(2)冯至的诗句;(3)我去内蒙古参加笔会的情景;(4)人们对待动物的一些行为;(5)楼前草坪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