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上13.人琴俱亡备课指导【重点难点点拨】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笃(dǔ)索(suǒ)舆(yú)径(jìng)弦(xián)弦既不调(tiáo)掷地(zhì)恸(tòng)卒(zú)二、作者简介刘义庆,南北朝时期宋朝文学家,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是王室宗族,袭封临川王。擅长文学。喜聚文士。所著《世说新语》是记述汉末以来士大夫阶层轶事琐事的一部书,文学史上称“轶事小说”。所记未必尽合史实,但却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风气和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生活情况等。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荒淫残暴有所暴露,对某些人物的优良品质有所表彰。全书三十六篇,同类的故事辑为一篇。三、课文注释及译文,分析这部分,主要写了王子敬先死亡的消息。虽未写子猷的痛哭泣涕,但此时此地无声胜有声,内心的悲伤,手足之情不言而喻,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王子猷的伤感之情,尤其“何以都不问消息”一句的责问写出了他的痛心和惊讶之情。结句更突出了他去奔丧的急切之情。因此,子敬不哭,并非不伤心,而是把哀痛埋在了心底,这种表现也与他的行为超常脱俗有关。这部分写子猷为子敬守灵,因伤感过度,最后也死去。由为子敬弹琴,人在琴在,人亡琴亡一事集中表现了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如果说前一部分还未看出子猷的伤感之情的话,那这一部分的兄弟情深就很清晰地显露在读者面前了。四、文章结构全文共2自然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子敬死亡的消息第二部分(第2段),写子猷为子敬奔丧,最后也死去一事。五、一词多义六、重点字词笃:(病情)沉重。例句:俱病笃左右:身边跟随的人。例句:子猷问左右何以:即“以何”,为什么。例句:何以都不问消息索:①取、要。例句:便索舆来奔丧②寻找。例句:使人索扁鹊《扁鹊见蔡桓公》掷:扔。例句:碎裂奏牍掷地《赵普》绝:极。例句:绝山献多生怪柏《三峡》余:整数的零头。例句:月余亦卒七、古今异义八、特殊句式1.倒装句宾语前置例句: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即“以何”“何”作“以”的宾语,正常语序应为“以何都不闻消息”译为:为什么竟没有听到消息?2.省略句省略主语例句:“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每句前省略了主语“子猷”。正常语应为(子猷)便径入坐灵床上,(子猷)取子敬琴弹。译文:子猷便一直进去坐到灵床上,拿出子敬的琴弹。省略介词例句:掷地云。“掷”前既省略了主语“子猷”又省略了介词“于”。正常语序为(子猷于琴)掷地云。译文:子猷把琴扔到地上说。九、课后习题解答(一)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2.由于人已死去,伤心过度,琴弦也就不调和了。(围绕人在琴在,因人而琴来谈)(二)1.俱,都。2.素,一向,向来。3.径,一直,径直。4.卒,死,死亡。(三)略。【同步达纲练习】一、下列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王子猷(yóu)病笃(dǔ)B.径(jìng)入琴弦(xián)C.掷(chēng)地悲恸(dòng)D.卒(zú)不调(tiáo)二、为下列加粗的字词选择正确的一项1.何以都不闻消息()A.总是B.竟C.已经2.语时了不悲()A.结束B.可能C.完全3.子敬素好琴()A.白色B.向来C.本来的,原有的4.便径入坐灵床上()A.小路B.径直C.直径5.弦既不调()A.协调B.调解C.调弄6.因恸绝良久()A.隔断B.绝对C.极7.便索舆来奔丧()A.轿子B.地图C.舆论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1.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原句。2.说说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2)语时了不悲(3)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3.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何以/都/不闻消息B.何以/都不/闻消息C.何/以都/不闻消息D.何/以都不/闻消息4.对这一段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写王子猷、子敬兄弟二人病情都很沉重,第二件事写王子猷去为子敬奔丧。B.子猷说话时的“不悲”,奔丧时的“不哭”反映了子猷为子敬的死幸灾乐祸,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