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教案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的方程的方法。2.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3.直线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2.师生共同探究,共同完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用代数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观点,培养科学研究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教学难点:直线方程点斜式的推导及条件限制。教学策略:以问激学、以景激情、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亲历数学发现过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工具:多媒体、三角板等辅助教学.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轨迹现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幻灯片1)(1.飞逝的流星形成了一条美丽的弧线;2.彗星的运动也形成了轨迹)我们看到许多这样轨迹图形,它们都是某种规律的点的集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也可以看作是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前面我们学过在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大家回忆一下,确定一条直线需要哪些要素?(放映唐诗)(两点→一点和方向→一点和斜率→一点和倾斜角)提出问题:由一点和斜率确定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应满足什么条件呢?直线l经过点A(-1,3)、斜率为-2,点P在直线l上运动,那么点P的坐标(x,y)满足什么条件?2.建构教学要得到坐标(x,y)满足什么条件,就是找出P与A(-1,3)、斜率为-2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有何种关系?(P与A(-1,3)的斜率为-2)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就是,即,此时A(-1,3)的坐标1也满足此方程。所以当点P在直线l上运动时,其坐标(x,y)满足。另外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也在直线l上。所以我们得到经过点A(-1,3),斜率为-2的直线方程是。提问:能否说方程是经过A(-1,3),斜率为-2的直线方程?(没有经过点A(-1,3))学生活动推广:直线l经过点,斜率为k,点P在直线l上运动,那么点P的坐标(x,y)满足什么条件?教师分析:,该方程中都是常数,由于该方程是由直线上的点和斜率确定的,我们称该方程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名如其式,非常贴切)提问:如果斜率y不存在,直线是不是不也不存在呢?提示:有这样的直线存在和x轴垂直的直线,那么这时候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都等于,它的方程。3.数学应用例1:已知一直线经过点P(-2,3),斜率为2,求这条直线的方程。解: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到,化简。例2: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k,与y轴的交点是P(0,b),求直线l的方程。解:根据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得到直线l的方程为,即。这时候我们称b为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由于这个方程是由直线l的斜率和它的纵截距确定,所以这个方程也叫做斜截式方程。直线的斜截式方程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出直线的斜率。思考1:①的斜率是多少?(2)②的斜率是多少?(2)③的斜率是多少?(2)④的斜率是多少?(0)思考2: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是否一定为正?(0,负数都可以)思考3:有没有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不存在?(有,和y轴平行的直线)4.学生练习:2一:练习1.根据下列条件,直接写出直线的方程:(1)经过点(4,-2),斜率为3;(2)经过点(3,1),斜率为;(3)斜率为-2,在y轴上的截距为-2;(4)斜率为,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7.练习2.直线y=k(x+1)(k>0)的图象可能是().练习3.(1)已知一直线经过点P(1,2),且与直线y=-2x+3斜率相等,则直线方程是______.(2)已知一直线斜率为0,且在y轴上的截距为-2,则该直线方程是_________.思考题1:任一条直线都可以用点斜式方程表示吗?斜截式方程可以改写为点斜式方程吗?思考题2:已知直线l经过点(2,1),且它的倾斜角是直线:y=x+2的一半,求直线l的方程.思考题3:若直线点P(0,1),它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4,求直线的方程.5.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斜截式,它们在使用时的优点是什么?有何限制条件?6.布置作业3A11yxoB-11yxoC-1-1yxoD-1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