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电功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深刻理解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W/t=UI进行简单的计算。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2、过程和方法: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及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深刻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学习用探究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区分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教学难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分及实践意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仪器,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观察家庭中常用的灯泡上面的数据;复习有关机械功率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用来测量。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电功的计算公式是:。二、学习新知:(一)电功率板书:电功率想一想议一议:结合我么对速度时的学习,对欧姆定律的实验数据分析,分析以下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电风扇10秒钟1000J电灯10秒钟500J学生:由第一组数据可得:通电时间相同,电流做功多的做功快。(2)电风扇1000J10秒钟电灯1000J20秒钟学生:由第二组数据可得:电流做功相同,通电时间短的电流做功快。(3)电风扇4S400J电灯10S500J师:通过以上两个结论:我么知道电流做功也有快慢,电流做功快慢和时间、做功多少有关,我们想知道什么?生:如何表示做功快慢?如果时间不同,做的功也不相同该如何比较谁快谁慢?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结合第三组数据以及速度的学习完成以下几个问题:请阅读课本P10页完成下列问题。1、电功率表示的物理量。2、电功率的定义:。3、电功率的公式:。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t——()P——()1、投影: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启发:如果来比较不同用电器做功的快慢呢?2、投影:电功率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所消耗的电能)(特别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单位时间?在课堂中应启发学生自己说出来)3、投影展示:电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还有千瓦(kW)要求:应明确他们之间的进率。4、投影:电功率的定义公式:P=W/t注意: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此公式的意义。(1)、一台洗衣机的电功率是200W,“200W”的物理意义是?洗衣机在1S内消耗的电能是200J(2)、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做功一定多吗?不一定,电流做功多少还与通电时间有关。5、谈话:我们上一节学习的电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引导学生推导电功率的另一个公式:P=UI。6、谈话:这两个公式各有什么用途呢?引导学生得出:P=W/t和P=UI各有其用途,当知道P、W、t中任意两个时,可以求出另一个(此时应指出:这样我们可以求出电功率,只要知道W和t即可,而W是可以用电能表来测量的,t可以用秒表来测量,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就可以测量,也为下一环节进行电能的节约的讨论做好准备);对于P=UI也是这样,此时应让学生掌握:这又是一种测量电功率的方法,为最后一个环节:实验探究(电灯功率与电压的关系)做好准备。7、投影:例题1、有一台电风扇在内消耗的电能为,请算出电风扇工作时的电功率?已知:w=2000J,t=20s求:电风扇工作时的电功率P解:根据:答:电风扇工作时的电功率P。例2、有一种电热水器,接在220V电路中使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5A,求工作时的功率?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二)实验探究:额定功率1、“PZ220V25W”表示什么意思?2、投影展示:你想过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在用电高峰时,电压较低,这时电灯会怎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法呢?(启发学生讨论、思考)3、猜想与假设:你的猜想:你认为当电压变化(变大或变小)时电功率如何变化呢?你的依据是什么?4、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如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此处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交流讨论)最后由学生描述自己设计的实验思路和方法(应尽可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