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细胞学――TBS分类法宫颈细胞学――TBS分类法关于宫颈癌关于宫颈癌☆宫颈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妇女死于宫颈癌;☆我国每年新增发病例数超过20万;☆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由92年的56.7岁降到31.5岁;☆宫颈癌通过普查可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发达国家的普查率高达90%以上,而中国大城市的普查率却不到4%;致使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6倍;☆宫颈癌早期筛查已刻不容缓。哪些人容易患宫颈癌?◇宫颈不典型增生,宫颈糜烂者;◇早期性生活、多育者,20岁以前有性生活的患病率比21-25岁组高3倍,比26岁以上组高7倍,同时宫颈癌的发生率随产次增加而递增;◇多性伴侣、生活不规范者,在宫颈癌新发病例中多性伴侣者占36%;◇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97%宫颈癌患者曾有HPV感染;◇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者;◇口服避孕药、吸烟及低收入者也是宫颈癌高发人群。宫颈癌的临床表现:★患宫颈癌的早期病人一般没有任何自觉症状,继续发展时,可出现以下临床表现:①接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淡血性或伴有臭味;②晚期可出现腰腿痛和下腹痛、下肢肿胀、排便排尿困难或者尿血、便血等症状。宫颈细胞学的临床意义宫颈细胞学的临床意义宫颈癌病变演变过程:可见从不典型增生到浸润癌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通常需要8-10年,一旦形成浸润癌则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将于2-5年内死亡。如在癌前病变时期能及时诊治,则可将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别提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宫颈癌死亡率行之有效的方法。液基细胞学液基细胞学★★国内女性就医理念为:国内女性就医理念为:有病就医而不是无病预防,有病就医而不是无病预防,导致多数标本含有大量血液、粘液。而传统导致多数标本含有大量血液、粘液。而传统巴氏涂片无法处理。巴氏涂片无法处理。★★细胞工程专家推出了一种制片新技术——液细胞工程专家推出了一种制片新技术——液基细胞学基细胞学★★这是制片技术的重大革新这是制片技术的重大革新液基细胞学宗旨液基细胞学宗旨避免病变细胞丢失——提高诊断率避免病变细胞丢失——提高诊断率制备背景清晰涂片——降低医生视疲劳制备背景清晰涂片——降低医生视疲劳宫颈细胞病理学进展宫颈细胞病理学进展::•1988年提出宫颈TBS分类法•1994年子宫颈TBS分类标准正式出版•1992年创建PAPNETCCT诊断系统•90年代末AutoCytoPREP,ThinPREP两种自动薄片制备仪投入应用•2001年提出新的TBS分类法•2004年新分类标准出版样本种类样本种类•传统的巴氏涂片•液基细胞薄片•-AutoCyte•-Thinpap•TBS分类法的目的•统一的报告词汇和细则:提高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的沟通;协助临床医师作出恰当的诊断及病人的正确处理•规范标本的质量:对临床医师提示标本的恰当性、可信性•CIN概念在TBS系统中的体现:•1994年修正为鳞状细胞异常增生,分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CIN—I:轻度不典型增生,包括HPV引起的细胞学改变•HSIL---CIN---II、III,包括宫颈鳞状上皮原位癌•宫颈鳞状细胞癌TBSTBS与巴氏分级简明比较如图与巴氏分级简明比较如图•标本满意程度:•判断因素:•1、病人身份及标本的确认•2、必要的临床资料(年龄及末次月经)•3、足够数量的鳞状上皮细胞•4、足够量的内宫颈、移行区细胞成分•5、标本中出血和炎症的程度•满意的标本:•1、鳞状上皮细胞大于5000个•2、有宫颈内膜柱状上皮及化生细胞•3、出血少和炎症低于75%•4、样本固定较好,渣子较少•不满意的标本:•1、样本无法分析,如玻璃片破碎•2、炎细胞、血液过多(大于75%)•3、鳞状细胞量过少(传统涂片:小于8000;液基细胞涂片小于5000)•4、没有宫颈管柱状上皮细胞•5、样本固定不佳宫颈细胞学中的标尺宫颈细胞学中的标尺•——中层鳞状细胞核:1-2.5倍为炎性反应。大于2.5-3倍为ASCUS;大于3倍以上为LSIL。•——宫颈腺上皮细胞核:大于3-5倍,AGUS可能为反应性或腺原位癌。•嗜中性白细胞:滴虫为该细胞的1-2倍。•——表层细胞核:念珠菌孢子为该细胞核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