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第一框生活需要宽容友善主备人:朱剑二次备课第7课让人三尺又何妨生活需要宽容友善一、教材分析“生活需要宽容友善”栏目由三个小主题构成:“六尺巷”的启示、公共汽车上的冲突、小季的犹豫。三个小主题由远而近,以此说明宽容友善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生活中宽容友善的重要性;懂得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2.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与老师、与他人相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宽容、与人为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乐于宽容待人,与人为善。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悟宽容友善的重要性。难点:如何才能做到知行统一,在生活中践行宽容友善。四、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法活动体验法案例教学法五、教学过程第一框生活需要宽容友善[课前准备](1)课前让学生收集、查找古今中外宽容友善方面的名言、警句、小故事。(2)教师课前找学生交谈,调查了解学生在宽容友善方面存在的问题。导入新课:通过演示的图片,请同学说说发生了什么事。你够宽容么?《测试你的宽容度》(略)阅读感悟(一)“六尺巷”的启示(教材62页)(1)如果张英和叶家互不相让可能导致什么后果?后果有:打官司,让官府裁决;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大打出手,酿成惨剧,等等。(2)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启示:与人相处,与人交往,应该胸襟开阔,谦让友善。看故事,明事理:故事(一)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襄公被杀。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设法回国,抢夺国君之位。公子纠的师傅管仲为确保公子纠登位,便在中途谋杀小白,一箭射中小白,但小白并没有死,而是速回齐国,顺利登上国君之位。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齐桓公不仅不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反而对他予以信任,并重用,立位“相国”。管仲深为齐桓公的宽容所打动,尽全力辅助齐桓公整顿军队,发展生产,促进外交,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故事(二)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去前沿阵地察看地形,传令兵手执红旗边跑边喊让路。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彭德怀见人挡路便喊了几句。战士站起来朝彭总就是两拳。彭总让过以后,又匆匆赶路。事后,传令兵捆起那个战士见彭总。彭总立即放他回去,战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乎,深受感动,后来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两则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有宽阔的胸襟,能赢得友谊,增进团结;能解人之难,取人之长,谅人之短,从而产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互相信任亲近;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阅读感悟(二)公共汽车上的冲突(教材64页)⑴赵刚和陈伟的处理方法有何不同?赵刚用宽容大度的心态,用幽默的话语,谅解他人,化解矛盾;陈伟缺乏宽容忍让之心,以牙还牙,激化矛盾,加剧冲突。⑵赵刚、陈伟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当他人不小心妨碍甚至伤害了我们时,我们应该用宽广的胸襟,正确面对,及时化解矛盾和冲突,防止矛盾和冲突加剧。情景故事:妈妈:(帮孩子整理房间)孩子上中学了,不再象以前那样什么都对我说了,也不和我撒娇了,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唉……这是什么?(原来是一本日记)(妈妈拿着日记本,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翻开了日记)……女儿或儿子:(手里拿着礼物,悄悄的)今天是妈妈生日,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推开门)妈妈,我回来了,祝你……(看见妈妈正在看自己的日记,表情瞬间凝固了,妈妈也因女儿或儿子的突然出现而愣在那里)……妈妈和儿女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1.妈妈和儿女发生争吵;(双败)2.妈妈和儿女进行沟通,达成共识;(双赢)3.妈妈向儿女道歉而儿女向妈妈发火;(儿女错)4、儿女原谅妈妈但妈妈却就日记中的事情向儿女发火;(妈妈错)阅读感悟(三)小季的犹豫(教材65页)⑴如果我是小季,该不该帮他呢?应该帮助他,虽然大猛同学曾经伤害过我,但是他现在遇到困难,遇到了危险,作为大猛的同学,我应该不计前嫌,应有一颗宽厚仁爱之心,帮助大猛。通过这件事情,我相信大猛对于他过去的做法也会感到内疚的。⑵自己遇到过类似情况吗?是怎样处理的?与有矛盾的同学,相互说声对不起。阅读分析:当年林肯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