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液化的两种不同方法2.液化放出热量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用液化理论解释生活中的实例教学方法实例分析讲授+实验教学准备Ppt的编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引入新课列举生活中的一些液化实例,并不作解释而是让学生去讨论讨论分析液化物质由气体变为液态的过程理解记忆液化的方法结合上述实例引导学生分析2.降低温度气体液化总结生活中的遇冷液化的实例2.压缩体积气体液化讲解这个方法,并说明一些气体液化的特殊性讨论分析液化放热汽化和液化是两个相反过程,汽化时要吸热那么液化时要放热应用“白气”的形成分析理解课堂检测1.液化是物质由态变成态的现象,液化现象是的(吸热、放热)。液化的两种方法是:1)2)。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悬在空气中。2.春、秋二季节里夜间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较冷的地面成小水珠,沾在小草上就是露水,附着在空气中形成雾.3.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其变成液体后存储在钢瓶中的;若液化石油气钢瓶的阀门打开,让液化石油气快速放出,则钢瓶内的温度将4.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华5.河面上常会出现一层雾气,这个现象经过的物态变化是下列的()A.水经过蒸发形成的水蒸气B.水先蒸发后液化C.水先蒸发后凝固D.水先汽化后凝华6.在北方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屋子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7.夏天,冰棒从冰箱内刚拿出来,冰棒周围冒“白气”,“白气”是什么,怎么产生的呢?板书设计液化1.液化:物质由气体变为液态的过程2.液化过程放出热量3.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升高气体的液化温度4.“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课后小节学生对生活实际的观察理解不够,对“白气”问题的分析理解有一些困难,须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