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导学目标1、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经过、结果;西汉政府开始管辖西域。2、能在地图上指出陆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知道海上丝绸之路。理解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在中西方交流史重要地位。3、培养学生关注历史事件内在联系的能力;强化爱国意识和开拓精神。重点张骞通西域目的、结果和影响;“丝绸之路”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文化内涵在中西方交流上的重要地位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复习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是谁?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主要战役?将领?出示复习问题,观察学生复习情况独立思考,组内互助,组间交流重点关注复习不认真的学生研习一、张骞通西域1、西汉初年的经济状况2、文帝、景帝的措施3、文景之治1、两汉时期的西域指何处?2、张骞第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3、前60年,西域归哪个政府管辖?管辖它的机构是什么?这一机构的设置具有怎样的意义?1、引导学生对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关注历史知识前后联系的能力。2、联系现实热点新疆暴力事件,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教育。3、通过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重大贡献,培养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说出两汉时期西域的范围。2、了解张骞通西域的情况,从他的身上可以学到哪些优秀的品质。关于西域都护的历史意义,学生理解可能会很局限,要引导学生学会联系现实,看到它的现实意义。二、丝绸之路1、丝绸之路的路线2、丝绸之路的作用3、海上丝绸之路1、什么是丝绸之路?为什么称“丝绸之路”?说出其路线。2、丝绸之路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价值和作用?教师讲授1、丝绸之路路线:结合地图边讲边画出示意图,形象、直观,便于记忆。2、今天假如由你负责开发丝绸之路,你认为应当开发哪些资源?开发中要注意哪些问题?1、学习用形象、直观的示意图表示复杂的历史事件的方法;在图中熟记丝绸之路路线。2、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分析丝绸之路的作用,体会“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法。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贸易的通道,更是文化和思想交流的通道,它促使西汉的文化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讲时要注意。三、班超经营西域班超在西域主要有哪些活动?略讲倾听,了解基本史实。精习见学案巡视、观察、指导、点拨。关注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梳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线索意识。解决检测与运用问题板书设计张骞通西域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班超经营西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