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目标要求:知道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了解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意义。基础知识一、南昌起义1、时间:1927年8月1日。2、主要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二、井冈山会师1、背景:(1)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2)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3)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时间:1928年4月。3、双方: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4、结果:改编后的军队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领导人: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6、地位: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7、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并形成燎原之势。(“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8、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二、合作探究1.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准备夺取广州,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因为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情况下,加上起义部队遭到严重挫折,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而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3.为什么把八月一日定为建军节?8月1号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所以8月1号就被定为建军节了4.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一方面,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敌强我弱,在大城市起义不可能取得胜利。另一方面,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便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三、课堂检测1、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党从中吸取的最大教训是()A.必须反对帝国主义B.必须坚持武装斗争C.必须建立统一战线D.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2、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来源于()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3、下列人物中参加了南昌起义的是()①朱德②贺龙③周恩来④邓小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湘赣革命根据地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5、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决定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朱德D.贺龙6、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两支部队合编为()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B.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C.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D.工农革命军第四军7、请看下面的歌谣,回答问题: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材料二: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材料三:雄伟壮美的“井冈红旗”大型雕塑有三层寓意。一是它像一块屹立不倒的巨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井冈山奠基;二是它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寓意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三是它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矗立在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穹,昭示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请回答:(1)材料一的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2)“朱毛合”分别指谁?(3)材料二这首歌谣表现了红军的一种什么精神?(4)请用史实说明“井冈红旗”大型雕塑有三层深刻寓意。1.毛泽东之所以选择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是因为()①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②群众基础较好③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④附近农产品丰富,便于筹粮筹款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给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最重要的启示是()A.必须进行武装斗争B.必须与国民党决裂C.必须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