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中学高一信息技术《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案【教学内容分析】“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小节内容,本小节的内容包括搜索引擎的概念和搜索引擎的分类两个重要的内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信息技术基础》主要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在信息时代,因特网已经成为信息的海洋,因此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是新世纪学生所必备的技能。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了解搜索引擎并学会在生活中如何选用搜索引擎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教学对象分析】经过学前调查,高一的学生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差异很大。有的学生经常上网,对搜索较为熟练,有的学生对网上信息较为陌生,所以通过分小组的形式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起来进行协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学会互相协作,也达到了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别的学生的带动下更快地掌握和熟练本章的知识内容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掌握搜索引擎的概念和分类【教学难点】搜索引擎的分类及使用时的选择【教学方法】演示,指导探究,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教学环境】网络教室【课时】1课时【教学策略】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先提出教学目标,并坚持讲授过程中始终与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吸引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上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本节课的知识价值,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动手能力。接着再用小组合作法让小组内的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一些实践题,并让完成得较好的小组代表上台演示他们的操作过程,教师观察其操作过程,把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来,让学生思考并解决,其观看演示操作的同学也可以提出问题,师生一起用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的方式解决重难点,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引入播放一个动画《唐僧上路》(通过经典名著《西游记》中取经片段改编成有关新一代唐僧利用网络取经的新题材——利用因特网查找要取的经文《圣经》,而无须亲自上路),引起学生对因特网查找信息的兴趣,增强课堂气氛。同时告知学生,因特网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如何在网络上获得我们需要的信息?这节课我们通过上网学习什么是搜索、搜索引擎的分类以及利用搜索引擎有效的获取信息。让学生说出他们平时上网的习惯以及所熟悉的搜索网站讲授新课搜索引擎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最早的搜索引擎出现于1994年4月。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博士生,美籍华人杨致远和美国人DavidFilo共同创办了超级目录索引雅虎(Yahoo),从此搜索引擎进入最高速发展时期。最常用的搜索引擎有以下两类:1、全文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是名副其实的搜索引擎,是从因特网上提取的各个网站的信息而建立的索引数据库,当用户查询时,它在库中检索与用户查询条件相符的纪录,然后按一定的顺序将结果返回给用户,代表性的网站有:百度:www.baidu.comGoogle:北大天网:http://e.pku.edu.cn全文搜索引擎又叫“关键词查询”,即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然后点击搜索。实践练习:用全文搜索引擎搜索如下内容:1)《西游记》中粘有经文的石头的图片2)《西游记》主题曲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是将收取到的各个网站的信息按目录分类,建立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结合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让他们说出世界名胜并动手上网查找相关的图片(尽量查找那些清晰度高的);或者是日常生活中不明白的现象大家讨论,有搞不懂的就上网查找答案。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同时向学生介绍几款常用的搜索网站,辅助学生学习。针对分解的任务,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如:每种检索方式的操作规程是怎样的,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有没有通用性,你更喜欢哪种检索方式,你理由是什么,你觉得还有改进的必要吗,你的改进建议是什么,你打算如何向网站反馈你的建议……通过学生的思考交流,形成各自的认识。索引数据库供人们查找,代表性的有雅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