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学习目标1.掌握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2.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学习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独学:(一)认真阅读教材子目“状元实业家张謇”并根据问题在书上进行勾画并做文字标注。1.张謇创办实业的背景:《》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开设工厂,直接剥削中国人民。张謇提出的口号,回乡创办了等一系列企业。2.张謇还有哪些活动?(二)阅读子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梳理下列知识点并在课本做好标注笔记:1.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何时?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不同时期发展状况是怎样的?产生这种发展状况的原因是什么?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总的来说比较;(2)且分布(主要指和分布不平衡);(3)从发展过程看,经历了的发展过程。预习二、互学:(14分钟)1.小组(学习对子)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并订正完善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期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建设你有什么启示?材料如果把1913年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1914—1916年则降到95.3,1917—1919年更降为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41.3家,1916-1920年达到年均124.6家。——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展示三、质疑:(通过同学、小组、老师等多途径解决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成果展示。2.展示解决个人独学中存在的问题。3.互学2成果展示交流。四、点拨:1.利用相关材料介绍民族工业概念等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2.结合课本图片、材料等指导学生归纳近代典型的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反馈五、小结:(一)知识脉络: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萌芽、发展受阻——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再度受挫——代表张謇“实业救国”。(二)巩固练习:1.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A.创办学堂B.编练新军C.兴办实业D.自强求富2.下表是中国纱厂1915~1919年盈利指数情况。对表中数据所含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B.使中国民族工业从此走上健康发展之路C.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D.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3.下列人物与事件有直接联系的一组是()A.李鸿章——创办福州船政局B.孙中山——指挥武昌起义C.严复——发起公车上书D.张謇——创办大生纱厂4.阅读材料:材料荣宗敬、荣德生兄弟1902年创办茂新面粉公司,资本20万两,到1909年为止只有四个粉磨,经营困难,颇多亏损。……给它带来了生机,1912年又创办福新面粉公司。到1919年荣氏的茂新、福新、申新三家总公司,已拥有12个面粉厂和四个纺织厂,资本总额达1200万元以上,居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第二位。——教师用书(1)根据材料指出荣氏兄弟的企业性质。(2)根据所学指出材料中荣氏企业资本迅速增长的因素。六、拓展:近代工业与民族工业:近代工业是相对于古代式的手工劳动而言的,指直接装备近代机器设备进行生产的工业,包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等。民族工业是相对于外资企业和洋务派所办的官办企业而言的,侧重于企业的产权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