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一、情景引入2004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110米跨栏决赛中跑出了12秒91的好成绩,夺得金牌,并平了世界纪录。拿下了中国田径在雅典奥运会上的首块金牌,实现了自己飞翔雅典的心愿。那么在运动场上,人们是怎样比较运动员的运动快慢的呢?二、教材研究问题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观察活动1图7—13中可知,(a)图可获得的信息是:;从图(b)中可获得的信息是:;那么在100米赛跑当中,站在途中的观众是通过来比较快慢的;在终点的裁判员又是通过来比较快慢的。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不是同时发生的,比如图7—14中汽车和飞机的运动,我们可以采用“单位时间比路程”的办法。问题2——速度计算公式和单位(换算)是什么?速度(V):。路程是长度,其单位是:,符号是:;时间单位是:,符号是:;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由长度和时间的单位组成是:,符号是:;其物理意义是:。除此单位还有:。=km/h1km/h=m/s问题3——速度的大小是如何计算?学习课本P43页例题,然后完成下面题目。例1、一质量为3000kg的汽车沿着长为5.4km的盘山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山脚行驶到高为0.5km的山顶时,耗时15min。求:汽车行驶的速度。例2、一列火车长200m,以15m/s的速度通过1.6Km的大桥,求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的时间?问题4——运动的形式有哪些?物体的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运动和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改变,又可分为运动和运动。那么在直线运动中,我们又该如何去判断是属于哪种运动呢?我们可以考虑把某段路程分成三段,分别测量其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再计算出每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如果就可以说是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就可以说是变速直线运动。三、典例分析做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0m/s,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0m/s;B、25m/s;C、24m/s;D、10m/s;解析:这是一道易错题,有些同学认为平均速度就是平均值,V=(V1+V2)/2=25m/s,这是错误的。根据速度的定义,速度(包括平均速度)v=S/t,即=24m/s。答案:C四、达标训练知识点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图来说明这两种方法:甲图表明:;乙图表明:;2、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知识点2——速度的单位及换算3、10m/s=km/h;18km/h=m/s知识点3——速度及其计算4、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据报道,武汉地震台于当日14时30分50秒接收到汶川的地震波,已知汶川与武汉的距离约为952km,由此可求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5、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m/s。知识点4——运动的形式6、下面列举的物体运动,哪个运动可以看作匀速直线运动()A、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B、汽车进站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C、跳伞运动员下降过程中接近地面前的一段路程上的运动;D、物体释放后自由下落的运动;7、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小;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13.613.813.7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物体运动的速度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8、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3倍,甲车行驶的时间是乙车的2倍,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A、3:2;B、2:3;C、6:1;D、1:69、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54km/h的速度行驶,汽车在按喇叭2s后听到了回声,那么在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五、中考试题磁悬浮列车是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如图所示,列车受到磁力作用而浮起,使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