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探究物质的密度一、情景引入我们都知道:花生油和水混在一起,过一会儿,油总是浮在上面,这反映物质的一种什么特性?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放在秤上称称,总是发现铁比木块质量大(俗话说比较“重”),这又反映了什么?组成物体的物质总是充满神奇,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二、教材研究问题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下面是小华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记录的数据:实验序号物体体积V/cm3质量m/g质量/体积(m/V)/(g·cm-3)物质种类1铝块110272.7铝2铝块220542.73铝块330812.74蜡块11090.9蜡5蜡块220180.96蜡块330270.97水110101水8水2202019水330301(1)分析比较序号为的数据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分析比较序号为1、2、3与4、5、6及7、8、9的数据可知:对于同种物质,是一定的,而对于不同种物质,是不同的,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它反映了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如铁和木),它的质量是不同的(铁比木质量大),也就是说物体所含物质是不同的(铁含的物质多,铁的“密度”大。)问题2——怎样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物理学中,将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小华学习了密度的概念后,想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则它必须测量出小石块的和才能算出小石块的密度;采用的计算公式是:。实验器材:小石块、尺子、细线、弹簧测力计、天平、温度计、量筒、量杯、水、细沙、烧杯、镜子小华实验时测量小石块质量的器材应该采用:。小华实验时测量小石块体积的器材应该采用:。简单地写出小华测量小石块的实验步骤:三、典例分析关于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物质,密度一定大B、物体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质种类有关,而与质量、体积无关D、以上都不对解析:这是一道易错题,部分同学会以为ρ会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这是对密度的误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当一种物体的m减小时,v也会成比例的减小,m/v这个比值不变,ρ不会变。只要是状态一样的同种物质,例如水,不管是江河上的水,还是杯子里的水,不管水的多少,它的“密度”是一样的。四、达标训练1、单位换算:(1)500mL=cm3=m3,(2)4L=dm3=m3。2、有一金属块质量是226g,体积是20cm3,它的密度是g/cm3,如果把它分成两等份,每一份的密度为kg/m3。3、某一牛奶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220ml(227g)”字样,牛奶的密度是kg/m3。4、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五分之二,乙的质量是甲的二倍,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A、0.8倍B、1.25倍C、0.2倍D、5倍5、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5.2.1所示,则()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确定6、一定质量的气体,它的体积被压缩后,气体密度()A、不变B、变小C、变大D、无法确定7、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A、甲B、乙C、丙D、丁8、在测定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5.2.2(甲)所示,则石块质量为;(2)在量筒中倒入70ml水,然后把石块浸没水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则石块体积是;(3)计算出石块密度为kg/m3。9、如图5.2.3所示为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的实验,请根据图示情况,填写下表。杯和液体的总质量/g杯和剩下的液体的质量/g倒入量筒中的液体的质量/g量筒中液体的体积/cm3液体的密度/(g·cm-3)10、我们知道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但实验测量过程中,测量液体和具有腐蚀性的物体时与测量一般物体不同,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11、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块体积为8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g,水的体积是cm3。12、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盐水、酒精的三个相同容器,液面高低如图5.2.4所示,已知盐水>水>酒精,则甲液体是,乙液体是,丙液体是。13、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5.2.5所示的图像,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甲∶乙=。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