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侵华日军的暴行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VIP免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侵华日军的暴行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1页
1/3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侵华日军的暴行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2页
2/3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侵华日军的暴行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3页
3/3
第16课侵华日军的暴行【学习目标】南京大屠杀【知识梳理】1.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烧、杀、淫、掠,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杀害我同胞30万人以上。2.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暴行,其规模之大,受害人之众,持续时间之长,杀人手段之残酷,均为人类文明史上所罕见。【课堂导学】1.简述南京大屠杀的性质?答:日本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在中国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其中最惨无人道的就是南京大屠杀。他们发动战争,屠杀平民和放下武器的战俘,其本质就是反人类、反社会,毫无人道可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审判,认定南京大屠杀的暴行是“严格意义上的战争犯罪”。2.日本国内一些右翼势力分子美化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等战争罪行,还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企图为军国主义翻案。通过学习本课,并结合了解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感想?答:日本右翼势力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掩盖南京大屠杀真相,抹杀战争罪行,企图为军国主义翻案,我们要牢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血的教训,永不忘记;同时时刻保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3.1938年,一位作家写道:“日本(军队)对待中国大众的行为特点是不会改变的。东京的日本当局……希望这种野蛮行径所产生的压力会使中国人变得道德败坏,以至放弃抵抗。”回答:侵华日军的行为特点是什么?中国人是否如日本当局所愿放弃了抵抗?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答:野蛮与凶残。没有放弃抵抗。激起了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侵略,血战到底的爱国精神。4.据你所知,除南京大屠杀外,日军在侵华过程中还制造了那些暴行?答:①平顶山惨案:1932年9月16日,日本守备队和宪兵队士兵200人在辽宁抚顺平顶山村用6挺机枪集体屠杀村民3千多人,纵火焚毁全村八百多间房舍。②镇江屠城惨案:1937年12月8日,江苏镇江被侵华日军攻陷,日军屠杀当地民众上万人,焚毁房舍16700多间,强奸当地妇女几千人。③潘家戴庄惨案:1942年12月5日,侵华日军在河北滦县潘家戴庄屠杀无辜百姓1280多人,焚毁民舍1000多间。④厂窖惨案:1943年5月湖南境内,畑俊六指挥手下屠杀3万余中国人,强奸当地妇女两千多人。⑤平阳惨案:1943年秋,侵华日军4万余人在河北阜平县平阳村一带进行“扫荡”的87天中,用刀砍、活埋等手段残杀无辜村民700多人,甚至吃被杀者的人心、人肉。【自主检测】1.“……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D)A.东北B.北京C.上海D.南京2.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C)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D.日本的官方言论3.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被迫迁都至(C)A.武汉B.北平C.重庆D.西安4.南京大屠杀中屈死的中国人达(B)A.3万多人B.30多万人C.10多万人D.300多万人5.下列有关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规模之大B.受害人之众C.持续时间之短D.杀人手段之残酷,【思维拓展】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840年以来,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请阅读以下有关南京的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上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材料三:1937年12月,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从此南京的“一场噩梦”开始了。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反映的两件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名称?1842年,《南京条约》;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2.结合材料三,请回答这是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第几次被外来侵略者攻陷?日军占领南京后,在接下来的六个星期内,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第三次,南京大屠杀或屠杀了30万中国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侵华日军的暴行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中华书局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