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内战烽火学习目标掌握抗战胜利后的形势、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等战场形势变化基础知识。从分析重庆谈判前后形势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与国民党反动本质。认识到和平民主来之不易,自觉增强对党的热爱、确立积极人生态度。学习重点重庆谈判和挺进大别山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预习一、独学:1.阅读子目“重庆谈判”和课前引言,完成下列问题梳理并做好笔记:(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与美国的阴谋是什么?全国人民和中共的政治主张是什么?(2)蒋介石为什么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中共为何要去谈判?(3)重庆谈判何时进行?中共参加人物有哪些?取得的成果是什么?这个成果能够实现国内和平与民主吗?2.阅读子目“转战陕北”,完成知识梳理并做好勾画笔记:(1)全面内战何时爆发?爆发标志事件是什么?(2)针对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中共中央采取的战略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3.阅读子目“挺进大别山”,完成知识梳理并做好勾画笔记:(1)挺进大别山发生的战场形势是怎样的?是何时哪只部队发动的?(2)挺进大别山在军事形势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什么重大的军事意义?(3)从内战爆发后,战略形势是如何转变的?二、互学:1.组内互相检查独学完成情况并订正错误,完善课本笔记。2.组内讨论解决独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3.阅读材料,指出抗战胜利后国内政治形势并分析国共两党举行重庆谈判的真实目的。材料1945年9月4日,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时局的特点既存在着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严重危险和局部内战的既成事实,又存在着实现和平的迫切需要和可能。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妄图独吞抗战胜利果实,维持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蒋介石妄图利用“和谈”,争取时间作好军事部署;同时,争取有利的舆论,混淆视听。1945年5月国民党召开六全大会,蒋介石还在政治总报告中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共同商讨国家大计”,中共中央决定和蒋介石在重庆进行谈判。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向全党通报了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决定。展示三、质疑:1.基础知识掌握成果展示。2.独学中没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交流展示。四、点拨:1.利用教师提供材料或视频加深对重庆谈判背景的了解。2.教师利用资料介绍国内国际形势,帮助学生理解重庆谈判的政治斗争形势。3.利用内战形势图,分析总结内战爆发后战略上的形势演变(国民党战略进攻——防御;中共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反馈五、小结:(一)知识脉络:抗战胜利,渴望和平民主——美蒋独裁坚持内战——重庆谈判——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进攻——挺进大别山,全国战略进攻。(二)巩固练习:1.1945年8月,毛泽东等人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下面最能准确反映当时中国情形的是()A.山雨欲来风满楼B.踌躇满志去赶考C.度尽劫波兄弟在D.众志成城御外侮2.“有一种失败叫占据,有一种胜利叫撤退。”以下史实中符合上述说明的是()A.重庆谈判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辽沈战役的胜利3.“刘邓电示我野战军胜利渡过淮河,敌追击堵击完全失败,我并占领固始、黄川(潢川)、光山、经扶等城,完全控制大别山,今后任务则是以不断歼敌胜利和发动群众及游击战争来实践创建大别山巩固根据地之历史任务……”以下解释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①刘邓指的是刘伯承、邓小平②我野战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大别山地区③控制大别山后的主要任务包括发动群众和创建、巩固大别山根据地④其他各战场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阅读材料:[:Zxxk.Com]材料一我军第二年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六、拓展:解放军“独特”的战略进攻这里说的“独特形势”,是指:经过一年作战,国共两军兵力对比的悬殊情况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强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