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诗文解释】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纯朴乡风的热爱。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诗文解释】鹅呀鹅,弯着脖子向天欢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身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诗文解释】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1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是故乡。【诗文解释】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文解释】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在夜空云彩中间。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画(清)高鼎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诗文解释】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妍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这是一首题画诗。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梅花2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文解释】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飘来阵阵的香气。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这里写的梅花,正是作者人格的化身。这首诗正是以动人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作者这种思想品格和一如既往、九死未悔的深情。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文解释】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诗文解释】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管怎样隐藏,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3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诗文解释】风吹落了很多的秋叶,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吹过江,卷起千层高的大浪吹入竹林,吹歪了万竿的竹子。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诗文解释】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