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御冰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治及进展大隐静脉曲张又称大隐静脉曲张又称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俗称“老烂脚”,是外科常见病。大隐俗称“老烂脚”,是外科常见病。大隐静脉曲张发病机理是大隐静脉瓣膜处瘤静脉曲张发病机理是大隐静脉瓣膜处瘤样扩张,使下肢浅静脉与深静脉汇合处样扩张,使下肢浅静脉与深静脉汇合处的瓣膜失去“单向阀门”的作用,下肢的瓣膜失去“单向阀门”的作用,下肢血液回流障碍,静脉血液倒流,大隐静血液回流障碍,静脉血液倒流,大隐静脉瘀血,使静脉迂曲、扩张。脉瘀血,使静脉迂曲、扩张。概述概述轻重轻重轻重轻重病因病因1.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原发性静脉曲张的特征原发性静脉曲张的特征带有家族性,很多病人的前辈患有不带有家族性,很多病人的前辈患有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有遗传因素造成同程度的静脉曲张。有遗传因素造成的静脉曲张病人最多,占发病总人数的静脉曲张病人最多,占发病总人数的的70-80%70-80%。他们并不是生下来就患。他们并不是生下来就患此病,但由于此病,但由于遗传因素遗传因素,静脉壁薄弱,静脉壁薄弱或功能差,当下肢负担加重时便可以或功能差,当下肢负担加重时便可以诱发。诱发。2.2.职业因素职业因素长期从事站立、久坐、运动或负长期从事站立、久坐、运动或负荷过重工作的人群,如教师、售货员、办公荷过重工作的人群,如教师、售货员、办公室人员运动员等也易发此病。室人员运动员等也易发此病。有统计发现:25~40%女性、20%的男性患有静脉曲张的现象。教师、外科医师、护士、理发师、售货员、厨师、服务员等需长时间站立的职业皆是高危险群。3.3.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常见于妇女在妊娠间子宫膨胀,从而使下常见于妇女在妊娠间子宫膨胀,从而使下肢静脉肢静脉血液回流血液回流受阻;或由于服用避孕药后体内受阻;或由于服用避孕药后体内激素急剧发生变化所诱发。激素急剧发生变化所诱发。静脉瓣膜相对性关闭不全导致的瓣膜功能障碍,与静脉壁扩张形成,两者先后关系,存在争议,但大部分认为瓣膜功能不全在先。正常静脉瓣作用方式瓣膜功能不全临床表现:早期表现:长时间站立后,腿酸胀不适,容易疲劳、乏力;一般来说早晨起床时症状较轻,工作忙碌一天后,晚上症状加重;有的患者在足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脚脖子)内侧会有麻木和轻度的疼痛感;双小腿有类似蚯蚓状的蓝色的曲张静脉团块。晚期表现:双腿长时间站立后酸胀很重,甚至影响工作;双小腿布满曲张静脉团;出现足踝的皮肤色素沉着、湿疹、溃疡,由于静脉曲张发展到中晚期出现足踝部的溃疡--俗称“老烂脚”。严重者可并发丹毒、软组织感染、血栓性浅静脉炎、或深静脉血栓形成。轻度色素沉着:重度色素沉着:血栓静脉炎:湿疹:溃疡:溃疡出血:皮肤出血:曲张静脉出血:诊断:1.依据临床表现常可诊断。2.屈氏(Trendelenburg)试验,潘氏(Pethes)试验以及普拉特(Pratt)试验,有助对本病的诊断。3.超声多普勒:临床应用广泛,无创伤,对于明确深静脉瓣膜功能及鉴别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等继发性静脉曲张有重要意义。4.下肢深静脉造影,有助于本病的确诊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治疗:1)非手术治疗-弹力袜或绷带:适应症:a病变范围小,程度轻,无症状;b妊娠期妇女;c全身情况差,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手术耐受力差。治疗:2)手术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a材料:5%鱼肝油酸钠和酚甘油、50%葡萄糖溶液、20%~30%氯化钠溶液等等;b原则:I小剂量(0.25~0.5ml)注射于一段短静脉内,保证静脉壁与硬化剂接触不短于一分钟;一次可注射20~25处;II术后持续压迫大于6周;III注射完毕后立即主动活动。曲张静脉切开剥脱法:适用于大隐静脉主干未直接受累,仅有分支静脉曲张的情况,可以结合硬化剂注射治疗。解剖Babcock高位结扎剥脱法:步骤:a高位结扎大隐或小隐静脉;b剥脱曲张静脉;c结扎切断交通静脉。术后护理1术后卧位护理术后1~3d病人可平卧和侧卧,但下肢须抬高20°~30°,以利静脉回流。弹力绷带包扎要平整,松紧合适,避免近端卷曲压迫过紧。术后护理体位措施有:①抬高患肢30°,促进静脉回流。②病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