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教学难点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2.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图示法、默读法。教学准备PPT一份。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直接入题。二、欣赏一组故宫博物院的图片,让学生感知故宫博物院。三、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对故宫有初步的认识。2.学习积累生词。3.初步了解课文,明确课文的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和结构。四、故宫博物院简介: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五、作者简介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43年生。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他是当代的作家。六、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之后要达到下列要求:1.明确课文的说明对象及特征;2.弄清课文的说明顺序;3.明白课文的结构。七、你会读下面的字吗?磬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八、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湛蓝:深蓝。布局:全面安排。肃穆:严肃而恭敬。幽雅:幽静而雅致。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用“独占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残破不堪:残破得很厉害,到了极点。不堪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祸国殃民:祸、殃:损害。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九、同学们已经读了第一遍课文,你们读的效果怎么样呢?现在考考你们:本文是一篇_____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再默读课文,标好段号,并看看每段讲了什么。1.故宫的地理位置、名称、在建筑群种群中的地位、历史沿革。2.故宫的整体布局及特点: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3.午门内外4.三大殿概说(台基)5.太和殿外观6.太和殿内景7.介绍三大殿建筑位置——中轴线8.太和殿的用途9.中和殿的位置、概貌、用途10.保和殿位置、用途11.小广场(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12.乾清宫的用途13.交泰殿位置、坤宁宫的位置、用途14.后三宫的装饰特点15.介绍后三宫往北的御花园16.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首尾呼应十一、现在,你知道本文的结构了吗?总分总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十二、分析本文说明的建筑顺序及位置。十三、小结。第2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2.了解行踪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二、分析课文1.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太和殿2.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1)太和殿是故宫的核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2)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其雄伟壮丽的外观,布置精美的内景,和谐统一的布局都体现了故宫建筑的风格特点,因此无论是历史意义还是艺术价值都最具代表性。3.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情况:规模、外观、内部摆设和装饰、位置、功用说明顺序:从外到内、由下到上、先中间后两边——空间顺序说明方法:列数字、摹状貌三、读5——8段,回答下列问题:1.第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_____的特点。第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_____的特点。第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_______的特点。第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___________的特点。2.第六段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