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致女儿的信章、节第二单元教学内容致女儿的信第1课时课型略读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书信的写法;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释抽象道理的好处;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重点难点进行爱情教育,初步理解爱情的真谛。导学过程教师复备(一)、简介苏霍姆林斯基(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信息)。作者苏霍姆林斯基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从1948年直至逝世,他一直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的校长。他主张教育就是要培养全发展的、和谐的个性,强调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非常重要,不可废。一生写的教育著作有40多种,600多篇论文。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入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二)、字词掌握忐忑萌发麦穗伫立一抔黄土怒不可遏繁衍(三)、探讨课文1、作者与女儿交流的是什么话题?他是通过什么方式向女儿阐述这个问题的?2、“我”为什么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那么,什么是爱情呢?课文中哪里做了概括回答?4、为什么说“爱情高于上帝”?(先放开这个问题,由下面问题点播)5、上帝懂爱情吗?你从哪里知道?6、紧接着问:那么,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导学过程教师复备7、所以,当上帝看见人类有爱情的时候,他是怎样的反应?上帝看到的上帝的反应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8、上帝最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说明了什么?明确:上帝没有创造爱情,起初,他仅仅把人看做一般的生物;是人类自己创造了爱情。爱情的无法毁灭使上帝从“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但最终“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这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而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这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这就说明了:爱情高于上帝9、可见,爱情是多么伟大啊,请在文中找出揭示爱情伟大意义的一句话。10、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相亲相爱、忠诚、心灵的追念)去爱。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爱情是给对方以幸福,爱情是一种责任。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四)拓展:听音乐:最浪漫的事(赵咏华)教后小记上课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