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目标1、了解伏尔泰对人类历史的卓越贡献,尤其是他在思想史上的贡献。2、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3、朗读练习,在朗读中受到自由、平等、和谐、和平、正义等思想的熏陶。教学重点1、理解伏尔泰的历史贡献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2、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教学难点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讲述伏尔泰的故事,聚焦于伏尔泰为弱势人群呐喊、奋争的正义行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2、查找资料,了解浪漫主义、启蒙运动的含义。3、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4.、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朗读、置疑、讨论、合作、探究。学法引导学习本文,首先是通读全文,结合课后练习一,理解伏尔泰的历史贡献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其次是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雨果的充满激情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由于本文涉及的时代和思想背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加上大家现在还不太清楚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因而较难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也很难激起感情的共鸣。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从历史课本、从有关伏尔泰的故事中了解伏尔泰为弱势人群呐喊、奋争的正义行动,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778年,“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的讲坛上,发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让我们一起走近伟人,去领略这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二、检查预习1.正确书写陨落诅咒曙光赋予深邃睿智怜悯鞠躬弥留之际媚上欺下兼而有之孤军奋战黎民百姓恪尽职守洋洋得意登峰造极浩瀚无际不屈不挠坚定不移恼羞成怒2.积累生字词嘘(xū)叫余晖(huī)灵柩(jiù)深邃(suì)睿(ruì)智蕴(yùn)涵曙(shǔ)光鞠(jū)躬诅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俯伏:趴在地上(多表示屈服和崇敬)。凌驾:高出别人,压倒别的事物。兼而有之:同时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浩瀚无际:形容广大、繁多、没有边际。不屈不挠: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恪尽职守:能够尽其职守,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3.作者简介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暴力、以爱治恶。创作长达60年以上,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学生已经学过的作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4.人物介绍以及背景介绍伏尔泰:法国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历经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目睹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深刻预见革命必将到来。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诸多作品中《哲学通信》被称为“投向旧制度的第一颗炸弹”,标志法国启蒙运动的真正开始。他以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及对黑暗的封建专制主义所作的揭露,使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弘扬理性、反对宗教、提倡人权。教导人们勇于反抗,追求正义。5.文体演说词(议论文)6.演说内容这篇演讲是文坛泰斗对思想大师的崇高礼赞,也是对正义的呐喊,良知的呼唤,是演讲中的精品。三、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见课件)四、整体感知理清作者写作的思路,本文可分四部分:一、(1)介绍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和他所生活的时代,高度评价其世纪性的贡献。二、(2~9)歌颂伏尔泰的丰功伟绩,评价其卓越贡献。三、(10~12):赞扬伏尔泰的非凡人格。四、(13~14):介绍伏尔泰的时代意义五、品读课文,赏析语言1、导读:雨果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这篇演讲很好的展现了他的浪漫主义语言风格。本文的语言激情洋溢,在语言的背后,的雨果对黑暗现实和不合理制度的尖锐抨击,对人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