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唐雎不辱使命2章、节第六单元教学内容唐雎不辱使命第2课时课型精读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复述、翻译、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战国策》的语言风格。3.感受唐雎布衣之怒的英雄豪气,体味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落实。2.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3.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4.理解性背诵。导学过程教师复备一、昨天知识抽查导入新课。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秦王不说故不错意也仓鹰击于殿上2.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虽然,受地于先王否,非若是也长跪而谢之曰3.词语活用现象。轻寡人与请广于君4.一词多义徒┍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惠┍大王加惠┕汝之不惠5.重点词语解释抽查。1、辱使命:2、易安陵:3、其许寡人:4、大王加惠5、甚善:6、虽然,受地于先王:7、弗敢易:8、因使唐雎使于秦:9、故不错意也:10、请广于君:11、逆寡人者:12、轻寡人与:13、非若是也:14、虽千里不敢易:15、岂直五百里哉:16、怫然怒:17、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18、布衣:19、免冠徒跣:20、以头抢地耳:21、庸夫之怒:22、非士之怒:23、仓鹰:导学过程教师复备24、休祲:25、若士必怒:26、缟素:27、色挠:28、屈服:29、寡人谕矣:30、徒以有先生也:二、理解性背诵、默写。1、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2、安陵君是如何巧妙回答秦王的?3、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十二、重点语句翻译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3、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4、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5、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7、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8、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9、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0、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1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1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三、作业。教后小记上课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