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基本要素课题第一节地图的基本要素(第2课时)单元第二章学科地理年级七上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的概念。2.会用比例尺的计算公式解决问题。3.正解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详略的关系。4.学会识别地图上常见的图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资料、计算、识记等了解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人相关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2.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详略的关系。3.识别地图上常见的图例难点理解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详略的关系。。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应用、知识拓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视频。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地图基本要素有哪些?(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什么是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吧!回答用“地图基本要素有哪些?”这一问题导入新课,学生并不陌生,所以进入新课会很自然。讲授新课(三)比例尺视频:地图的比例尺概念地图上的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公式由公式推出三个计算式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如何求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如何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表示形式线段比例尺:用线段表示1个单位长度(通常取1厘米)所代表的实地距离。数字比例尺:用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图上1厘米与所代表的实地距离的比值。文字比例尺:直接用文字定明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地距离。三种比例尺之间可以互化吗?师举例子比例尺的计算已知小明家到学校的实地距离为40000米,量得地图上距离为2厘米,求出该图的比例尺?观看视频独立思考、小组内完成学生看地图上每种形式的比例尺,根据概念理解。学生与老师一起互化三种比例尺独立思考、小组内完成对比例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习总结的能力对三种比例尺的形式有一个认识。知道三种比例尺之间的关系熟练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比例尺大小与范围、详略的关系出示图2-1-6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提问:要想了解北京动物园中动物的分布情况,应该选择哪幅地图?(北京动物园)哪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大?哪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小?它们表示的范围大小与反映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有何差别?(北京动物园比例尺最大、京津唐地区比例尺最小;北京动物园表示的范围最小、京津唐地区表示的范围最大;北京动物园反映的地理事物最详、京津唐地区反映的地理事物最略)总结比例尺、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就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就越简略学以致用在一张16K纸上绘一幅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比较合适?A.1:1000B.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千米(学校的范围较小,应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把选项中的比例尺都改写为数字式比例尺:A.1:1000,B.1:10000000,C.1:200000,D.1:20000000,比较选项中的四个比例尺可得,A比例尺最大。所以选A)阅读了解比例地图:国家测绘部门将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八种比例尺地形图规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简称基本地形图,亦称国家基本图,以保证满足各部门的基本需要。其中: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0至1∶10万的地形图;中比例尺地形图:1∶25万和1∶50万地形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完成独立完成阅读了解读图理解概念学生通过解这样的题,找出方法,从而得出结论。要善于总结,这样以后解决问题会比较方便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学习的目的。用一幅地图解释图例和注记,学图;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地形图。(四)图例和注记概念在地图上表示山脉、河流、城市、铁路等所用的符号的含义,需要用文字加以说明,这就是图例。地图上还有一些文字、数字与符号配合使用,用来说明国家、城市、山脉、河流的名称以及陆高、水深等,这些文字和数字叫作注记。图例和注记被称为“阅读地图的钥匙”。读图2-1-7景观及其在地图上的表示,理解图例和注记。学会识别地图上常见的图例出示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