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阅读亚洲地形图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中部高、四周低。2、分析地形剖面图归纳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3.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习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重难点】学会阅读地形剖面图来分析某地的地势特点【教学方法】讨论读图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复习亚洲的位置,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洲?【新授】:一、亚洲地形特点1、让学生读图6.8,看图例,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然后找出这几种颜色分别在图中的哪些区域?3、阅读图6.9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来分析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二、河流: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分布1、读图6.8,让学生找出课本P6中第三节文字所提到的河流的发源地、位置和流向以及注入的海洋。由此可得出河流分布的特点。2、阅读材料P8的“阅读材料”,并从图6.5中把这些地名找出来,看哪小组找得最快。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8页的活动(教师通过此活动来分析学生对以上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情况)①阅读图6.11分析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②读图6.12,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③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一、亚洲的地形特点:中部高、四周低二、亚洲的河流流向特点: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分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