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与气温分布教学目标:1知道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含义,并能通过具体的数据学会计算它们的方法。2理解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规律,通过读图学会分析变化的原因。3学会绘制和分析任何一个地方的气温变化曲线图。教学重点: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2影响世界地区气温差异的因素。教学难点:1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的规律2影响世界地区气温差异的因素。教学课时:2课时教师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们常说今天天气很冷或是很热,这是人们感觉到得大气的冷和热。大气的冷热程度成为气温,气温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暑假很多同学愿意到北方山上或海边避暑,在我国西北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这现象说明气温在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上有什么规律呢?影响气温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与气温有关的知识吧。二气温1定义:大气的冷暖程度。2测量:一般在百叶箱进行,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注意:温度计的放置高度: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距离约1.5米。3计算:①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数。一般观测四次: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②月平均气温:一月中每天的平均气温相加,除以该月的天数。③年平均气温:一年中每月的平均气温相加,除以12。二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①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如:午热晨凉②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③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2气温的年变化①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如:冬寒夏暑②北半球大陆北半球海洋南半球大陆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值7月8月1月2月月平均气温最低值1月2月7月8月注意:a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南北半球气温年变化正好相反。b海洋上每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比陆地晚一个月左右。③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3气温曲线图的判读应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握图幅的大小。第二,把握纵坐标的温度差,温度差太大或太小都不易画图。第三,将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在图上,最好先就相应的月份和气温值画一条十字交叉线,然后在交叉点处标上点。第四,画曲线时,既要使曲线平滑,也要使曲线通过每个点的中间。三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起来的平滑的线。2等温线特点:①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②等温线疏密与水平方向上的气温差别:密集的地方温差大,稀疏的地方温差小。③等温线闭合的,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时是低温中心,反之是高温中心。注意: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3影响的因素影响因素气温分布纬度位置低纬地区气温高,高纬地区气温低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地形山地气温海拔高气温低说明:a低纬地区获得太阳热量多,气温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热量少,气温低;b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