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程标准学习重点核心素养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1)概述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发展历程治理的发展历程(2)概括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过程(4)全面认识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1.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1)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村社实行自治,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包括登记公民、抽签选举议事会议员等。(2)西欧封建社会: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庄园主或他的管家管理庄园事务。他们组织生产,征收地租,并主持庄园法庭审判,裁决领主与农奴或农奴相互之间的纠纷。(3)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同时,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4)近代以来:随着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①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②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③英国在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④社区组织开始形成:这一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中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使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遭遇瓶颈,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例如,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基层治理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强调自治成为各国基层治理的共同特点。地方政府享有的自治权越来越大,地方官员和议员都是当地选举产生,需要对当地选民负责。2.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1)西方各国政府都认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社区很快发展起来,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2)各国政府除了在政策制定、财政支持和监督管理上发挥作用外,基本不直接干预社区事务,社区主要依靠居民自我管理。社区不仅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而且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成为反映民意的重要组织,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3)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地方治理中,在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共同作用的同时,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特别提醒】西方地方治理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启示:建立政府指导支持下的社区自治体制与机制;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参与的形式与内容;建立赋权与集权相统一的有限责任政府。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过程(1)17世纪初,英国颁布了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2)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3)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5)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1)内容:包括全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2)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