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3分)(2012•天心区校级模拟)﹣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表示的是()A.核外有13个电子,其中6个能参与成键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C.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质子D.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中子2.(3分)(2015春•枣阳市校级期中)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A.16O和18OB.H2O和D2OC.H2和D2D.24Mg和24Na3.(3分)(2012•天心区校级模拟)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A.14B.15C.16D.174.(3分)(2011•扬州校级学业考试)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A.HClB.KOHC.CaCl2D.CO25.(3分)(2012•天心区校级模拟)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6.(3分)(2012•天心区校级模拟)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A.H﹕ClB.C.OD.O=C=O7.(3分)(2012•天心区校级模拟)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A.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C.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8.(3分)(2015春•山西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周期元素从C到F,非金属性逐渐减弱B.第三周期元素从Na到Cl,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逐渐增强D.LiOH、NaOH、KOH的碱性依次逐渐增强9.(3分)(2014春•淄博校级期中)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10.(3分)(2015春•南阳期末)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B.R一定是ⅣA族元素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11.(3分)(2015•玉山县校级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双原子单质分子中的共价健一定是非极性键12.(3分)(2013秋•台州期末)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13.(3分)(2012•天心区校级模拟)下列A、B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可以组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6和8B.19和16C.12和17D.10和814.(3分)(2014春•潞西市校级期末)下列各组中,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BrO4>HIO4B.碱性:NaOH>Mg(OH)2>Al(OH)3C.稳定性:PH3>H2S>HClD.非金属性:F>O>S15.(3分)(2011秋•上海期末)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A、B、C、D、EB.E、C、D、B、AC.B、A、D、C、ED.C、D、A、B、E16.(3分)(2012•天心区校级模拟)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A.H2XO3B.HXO3C.H3XO4D.H2XO417.(3分)(2012•天心区校级模拟)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A.HCl、MgCl2、NH4ClB.H2O、Na2O、CO2C.CaCl2、NaOH、H2OD.NH3、H2O、CO218.(3分)(2012•天心区校级模拟)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C.离子半径:C3﹣>D﹣>B+>A2+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A>B>D>C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