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中体验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2、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法,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3、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兴趣、愉悦、兴奋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三、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四、教学难点:单位“1”的建立五、学具准备:小棒若干,圆片若干,长方形纸片1张,带有苹果图案图片1张。六、教学过程:(一)单位“1”的建立师:(在黑板上写“1”)认识它吗?老师往这儿一站几个人?能用1这个数来表示吗?想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也可以用1来表示?生1: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把直尺……生2:一个班级也能用1来表示。师:嗯,一个班级可不止1个学生哦,40多个同学,能用1来表示吗?生:我觉得能!你想呀,尽管是40多个同学,但我们是一个班集体。既然是一个整体,当然可以用1来表示啦。师:说得真好,40多个同学一旦看做一个整体,自然就可以用1来表示了。生:一群羊也能用1来表示。生:我觉得一堆石子也能用1来表示生:一束花也能用1来表示。师:这样下去,能说完吗?(生:不能)看来,小小的1还真是无所不包。(师在1上加双引号)不过,这时的l和我们一年级时所认识的1一样吗?生:不一样。以前认识的1,表示的是1个物体,比如1个人、1瓶水,但现在这个1不但可以表示1个物体,还可以表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师:说得真好!1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丰富了,数学上,我们就把这样的“1”又叫单位“1”。(板书:单位“1”)。(二)沟通分数与单位“1”的联系,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师:取出学具盒,倒出其中的学具,找一找,那些能用单位”1”表示?看看那个小组的发现多。师:你都有了那些发现?生:一张纸可以用单位“1”表示,这些苹果可以用单位“1”表示,这些圆片可以用单位“1”表示,一捆小棒可以用单位“1”表示。一个苹果也可以用单位“1”表示……师:如果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想得到每种单位1的部分,你认为应该怎么办?生:平均分师:大家同意吗?老师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的同学,分一分,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我把()看做了单位“1”平均分成了()份,每人得到了这样()份,可以用来表示。小组活动,师巡视。各组汇报,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强调平均分。师:刚才这些同学在分的时候有那些相同的地方?生: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份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师:他们分的单位1相同吗?为什么都可以表示出四分之一?生:因为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师:看来能不能表示出四分之一,与这个单位1是什么有关系吗?(三)、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师:刚才同学们都很好的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还有一个任务,你感接受老师的挑战吗?师:你还能用你刚才的单位1,表示出其他的分数吗?投影出示:我把()看做了单位“1”,平均分成了()份,取了()份,可以用来表示。小组活动,师巡视。各组汇报,尤其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了几份、表示了几份、单位1是谁。同时收集把一张纸看做单位1,但却表示出不同的分数的作品。师:刚才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作品,他们的单位一相同吗?为什么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生:因为他们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的份数也不同。师:看来要想表示出一个分数是几分之几,与它的单位一是什么没有关系,取决与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板书:),这就是分数的意义。(板书:分数的意义)(四)、抽象分数的意义,拓展分数的意义1、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分数的:4/97/1299/1002、课件出示资料:我国小学生中,睡眠不足的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2/3。生阅读资料后,发出感慨)师:奇怪,不就一个小小的分数嘛,哪来的感慨?生:睡眠不足的人数也太多了!师:从哪儿看出来的生:把全国小学生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3份,其中就有2份睡眠不足。情况很不理想!师:原来,你们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