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生态环境保护5分钟小练习(湘教版选修6)一、选择题读下图,分析回答1~2题。1.上图表示的主题是()A.天然气资源的分布B.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C.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分布D.森林资源的分布2.图中A、B两地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A.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B.水土流失荒漠化C.草场退化荒漠化D.荒漠化水土流失解析:分析图示地区,图中所示的阴影地区是我国农垦区与牧区的交界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较为严重,是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区,图中A地处于塔里木盆地边缘,B地处于黄土高原。答案:1.C2.D“有人说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优质水稻若申请专利,它将超过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水稻良种是利用我国西南深山的野生水稻基因杂交产生的。据此回答3~6题。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重大,人类应加以保护B.人类只需要保护对人类有贡献的物种C.解决粮食问题,发展农业生产不需要科技创新D.以上说法都不对4.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优质水稻的实验地点应在()A.西北地区,温差大,有利于水稻中营养物质的积累B.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紫外线强,可促使水稻基因突变C.海南岛,生长期长,可缩短实验的时间D.东北地区,可利用黑土地肥沃的土壤培育优质水稻5.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反映了()A.要保护全球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B.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资源储备的一种方式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D.生物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是无限的6.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B.国家政策和措施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D.农业技术进步解析: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应加以保护。物种的作用不仅仅是对人类的影响,还有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因此人类不能仅保护对人类有贡献的物种。要解决粮食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就要科技创新。生物育种应在低纬度地区进行,因为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可加快育种速度。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正反映了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资源储备的一种方式。农业技术进步是杂交水稻成功进行的基础。答案:3.A4.C5.B6.D二、综合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今春以来,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时期所罕见,给华北地区的交道、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1)我国__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春季常遭受风沙灾害,_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地区,形成沙尘天气。(2)造成北方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除了________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行为,造成________的恶果;在林区的________行为使地表水分减少,风沙天气多发。(3)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____。解析:我国的东北、西北和华北一带冬春两季盛行冷锋天气,特别是快行冷锋。冷气团来自西北内陆的干旱地区,锋面过境时往往无降水,强劲的西北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常出现沙尘天气。近年我国北方气候异常,空气特别干燥,降水稀少,加之近几十年我国北方草场牧区滥垦滥牧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草场退化,林区滥伐森林现象不断发生,导致地表水分减小,加剧了风沙天气的横行。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退耕还牧,退耕还草,降低载畜量,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建立法规,工程固沙,加强生态管理。答案:(1)东北西北西北季(或西北或冬季)(2)气候异常过度开垦(或滥垦)过度放牧(或滥牧)草场退化(或面积减小)过度砍伐(3)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降低载畜量;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建立法规;工程固沙;生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