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1.收集法律强制性相关资料;2.通过与道德规范的比较了解强制性是法律的最主要的特征;5.1.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导学案课堂目标导航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2.初步培养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权意识。课前预习方案○说一说:道德谴责与法律制裁有何异同?任何社会行为规范,都对人们提出规定和要求,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或约束力。道德不是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而是靠人们的信念、教育、习惯、自觉来维持的。法律的强制性与其他规范的强制性有明显的区别,法律的强制性的维持和实现,是以警察法庭、监狱等作为后盾的。法律的实施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现的。○填一填:法律的实施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现的。在我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执法机关。它们共同担负着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国家、人民利益的神圣使命。○查一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方面有哪些不同?1、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包括两部分:涉及治安管理和道路交通的行政案件;除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2、人民检察院受理案件: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等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刑事案件。3、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民事案件、所有的刑事案件和相对人提出诉讼的行政案件都必须经过法院的审理。课堂导学方案【与法有约】生:学习活动阅读与思考:从小爱占他人小便宜的个体户李某,在杀猪生意的三年里,分文税款未缴,由于长期教育劝说无效,税务部门对李某下达了《限期缴税通知书》。当税务人员把通知书送到他家后他大发雷霆,当场把通知书塞进灶膛化为灰烬并又两次闯到税务所,谩骂并威胁税务所领导,税务部门未被他的蛮横吓倒,税务检查室及时立案调查,迅速予以查处。随后,公安机关将李某逮捕,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拒缴税款三倍的罚金。请回答:此案表明法律的实施是以什么为保证的?法律的强制性是以什么为后盾的?师:教学建议1.可以利用社会生活中体现法律强制性的典型案例来引导学生感悟法律的强制性。2.引导学生归纳法律的强制性的保障。3.点评,然后小结:法律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法律的强制性的维持和实现,是以警察、法庭、监狱为后盾的。法律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现的。【走进教材】生:学习活动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成以下两点:1.法律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现的。法律的强制性的维持和实现,是以警察、法庭、监狱为后盾的。2.在我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执法机关。师: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炼归纳。2.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自己归纳的观点,并要求学生整理完善。3.师生共同探究:法律是如何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小贴士:No.1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并且说一说道德谴责与法律制裁有什么不同。No.2观点提示:法律强制性的维持和实现,是以警察、法庭、监狱等作为后盾的。在我国,为了保证法律的实施,维护法律的尊严,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打击违法犯罪,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法律问题探究:法律的实施是如何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实施的机构。【感悟生活】生:学习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事情或行为属于道德调整的范畴,你们和你身边的人是如何遵守这些道德规范的?能给我们举几个违反道德规范的事例吗?师: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违反道德和违反法律的案例,比较道德的强制性和法律强制性的不同,然后交流和分享。◎小贴士:情境例示河南省宜阳县一63岁农妇李秀桂经常以语言和行动虐待婆婆谷花,周围邻居对此议论纷纷,当地村干部多次劝阻和调节无效,后因不给饭吃致使93岁的婆婆不堪忍受,自缢身亡。事后村民看不过去,举报了李秀桂虐待婆婆谷花致死的情况,宜阳县人民法院以虐待罪判处李秀桂有期徒刑5年。请就此案例谈谈你对法律和道德强制性的感受。2.感悟提示:虐待老人不仅仅违背道德,也违法了法律。然而道德不是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而是靠人们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