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单元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目录K单元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1K1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1K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K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K4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生物圈的稳态..............................................4K5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4K1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生物卷(解析)·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08)】19.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答案】【知识点】K1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答案解析】A解析:图中的动物可包含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因而图中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是均由三个营养级组成;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图中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植物的生物时最少,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需要,还需外界提供能量(其它生态系统输入)才能维持正常。【思路点拨】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稳定性的知识分析。【生物卷(解析)·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08)】30、(8分)右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表示草原生态系统,该图中还欠缺成分;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2)如果青蛙从蚱蜢和蛐蛐处同化的能量为1000KJ,蛇从青蛙处同化的能量100KJ,则该食物网中,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10%;如果鹰的食物来源及比例:青蛙:蛇由1:1变成4:1,则鹰同化1KJ能量,可以少消耗草提供能量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3)该草原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碳(能/不能)在本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4)如果该生态系统中有两个相距较远的池塘中都有青蛙,如果让你探究两处的青蛙是否属于不同物种,请写出你的实验思路和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答案】【知识点】K1生态系统的结构、信息传递及稳定性K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答案解析】(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2)>150(3)负反馈调节不能(4)实验思路:人为将两个池塘中的青蛙放在一起,观察它们能否产生可育后代。预测实验结果:如果可以则仍为一个物种,如果不能则为两种青蛙。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有生产者、消费者,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角度分析,青蛙属于第三营养级。(2)由图可知,青蛙到蛇的能量传递率为100×100%/1000=10%,青蛙还有部分能量传递给了鹰,所以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率>10%。如果鹰的食物来源及比例:青蛙:蛇由1:1变成4:1,则鹰同化1KJ能量,可以少消耗草提供能量为(0.5÷20%+0.5÷20%÷20%)÷20%÷20%-(0.8÷20%+0.2÷20%÷20%)÷20%÷20%=150KJ。(3)营养结构的稳定性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碳循环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故不能在本鹰蛇青蛙蚱蜢草蛐蛐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4)探究两处的青蛙是否属于不同物种,可以人为将两个池塘中的青蛙放在一起,观察它们能否产生可育后代。如果可以则仍为一个物种,如果不能则为两种青蛙。【生物卷(解析)·届江西省师大附中等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08)】2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一个菌落是群落B.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淘汰原有优势种C.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答案】【知识点】J2种群的特征、数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