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培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杭后西城小学陈俊霞二〇一四年十月十七日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一、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55页。二、单元分析:“倍的认识”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一共三个例题,例题1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是以学生做教室清洁的为情境,根据所给的两个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三、单元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四、单元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五、单元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六、单元教学安排:1、倍的认识(例题1,练习十一1、2)2、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练习十一3、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题3,练习十一5、6)3、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练习十一7、8、9、10、11)第二课时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内容:P51-52例题2,练习十一3、4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2.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提高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3.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能将情景图中的信息转化成数学问题教学难点:能运用倍的知识将问题转化成图形正确解决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小研究:“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课前小研究一、12是4的几倍?(1)画图法:我在想:12里面有()个4。(2)计算法:我又想到(写一写,再用图把它们画下来):?(1)画图法:我在想:()里面有()个()。(2)计算法:一、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二、新授1.教学例2:出示P51图,(去掉图下方的问题)观察图,同学们在干什么呢?(1)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擦桌椅的12人,扫地的有4人)你能提一个能用我们昨天学过的知识解决的问题吗?(板书问题)我们一起把这个问题完整的读一读。(2)你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试一试画图法试一试计算法:12÷4=3说说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求出倍数?求擦桌椅的人数(12)是扫地的(4)几倍,就是以扫地的为标准,看擦桌椅的里包含几份扫地的,包含了3份,所以是3倍。也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可以用除法计算再列出算式。(3)刚才求出的结果正确吗?你如何来证明结果是对的?反过来想: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椅的人数。最后我们答题: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2.练一练:完成P53-3(1)要求用画图法和计算法解答,注意回顾与反思(2)肯定加法与减法问题鼓励从比较倍数关系的角度提出问题。有余数的或可能比1小的,说明:它们之间虽然不是整数倍,但是也有倍数关系,将来我们会学习用小数或分数来表示它们的倍数关系。关键要看把谁作为标准来比。完成P54-4(1)在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继续巩固对倍的含义的理解。(2)是开放性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构造出有倍数关系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来问题的能力。(四)全课总结,揭示课题在全课结束之前,通过回顾所学内容,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学习内容,从而归纳出本节课的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板书设计:请你圈一圈、填一填。是的几倍?是的几倍?擦桌椅的:扫地的: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2÷4=312里面有()个3第三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内容:P51-52例题3,练习十一5、6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