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部编版2021-2022学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A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7题;共45分)1.(2分)给下面划线汉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酷肖鲜为人知锲而不舍2.(6分)阅读以下文字,请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找出并订正两个错别字,填写在横线上。G20峰会的世界影响力不容小觑________(xùqù),G20之于杭州既是荣耀,亦代表着未来。杭州要以此为契________(qìqiè)机,加快城市国际化步伐,乘势而上。——摘自杭州网盛会花落钱塘,世界注目杭州。全市广大中小学生要厚德向善、阳光自信、志存高远、搏雅精进。爱家乡、爱杭州、爱祖国,提升内晗修养,以文明、阳光、和谐、奋进之形象,扬青春少年之热情,展美丽学子之风采。携手“1+6”,做好东道主,文明热情迎接G20。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3.(2分)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所有陆地_____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②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____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③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____使这种变化加快。④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____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A.似乎常常可肯定B.似乎一直可应该C.几乎常常可能应该D.几乎一直可能肯定第2页共8页4.(5分)《松树金龟子》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国的昆虫学家,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________》《________》。5.(2分)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①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________②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________6.(20分)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回答小题海洋是未来的粮仓①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翻番。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纷争不断。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第3页共8页上。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⑦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选文有改动)(1)第②段中许多人发出的警告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4)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防止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