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说课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单元的课时内容《比例的意义》。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比例的意义》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和初步理解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理解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二、说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比例里两个比的相等关系,感受简单的演绎推理过程,培养学生比较、抽象和概括,以及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4.使学生初步体会不同数学领域内容的内在联系,感受知识的发展,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三、说教学重难点理解比例的定义。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组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难点四、说学情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数学能力。在学习正比例之前已经学习过比和比例,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比值一定的变化规律。学生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比较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五、说教学策略本课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归纳正比例的特征。学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具体表现在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乐于说,善于说。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1.复习与比相关的概念。让学生说说什么叫作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名称。课件出示例题中的两幅图。请大家先分别写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并把这两个比化简或算一算比值,然后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这样由照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有利于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以价值观的角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新知的欲望。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板块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3。(1)学生分别计算出两张照片的长和宽的比,并计算出比值。第一张照片:6.4:4=1.6,第二张照片:9.6:6=1.6。(2)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1.6)教师追问:所以这两个比怎么样?(这两个比相等)(3)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相等,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6.4:4=9.6:6师:像6.4:4=9.6:6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4)教师:从比例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两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它们的比值必须相等)师: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的比值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5)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2.比较“比”和“比例”的概念。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这两个比相等,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6.4:4=9.6:66.4/4=9.6/6然后教师揭示: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学生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3.提问:(1)学习比例的意义有什么用呢?(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2)分别写出照片放大后和放大前的长的比和宽的比,这两个比也能组成比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