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明朝的都城,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时以应天为都城B.1402年明成祖改北平为北京C.永乐元年北京正式成为明朝的都城D.北京城布局有三重,皇城又称紫禁城2.《大明律》的特点包括()①内容集中条理分明②增加了经济立法③极力维护皇族的封建特权④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A.①③④①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③分散了地方的权力④扩大了各藩王的势力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④4.明太祖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不包括()A.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B.废行省,地方实行三司分权C.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D.设立东厂、西厂特务机构5.下列与“靖难之役”史实不符的是()A.起因于明太祖分封,藩王势力日益膨胀B.建文帝采取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C.燕王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D.朱棣攻破北京城,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6.关于明朝科举制()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②明朝开始八股取士制度③科举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④答卷文体有严格规定,不许发挥个人见解A.①②③④全对B.①②③④不对C.①②③对④不对D.①不对②③④对二、材料解析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明史纪事本末》材料2:是年(1610年),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越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明通鉴》回答:(1)据材料1明太祖设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暂罢科举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2反映出明后期科举存在什么问题?(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说明了什么?三、问答题8.试以史实分析概括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特点。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C4.D5.D6.A二、材料解析题7.(1)目的:实心求贤,巩固明政权。原因:科举录用的人没有办事能力。(2)反映出科举存在严重的询私舞弊问题。(3)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是统治者钳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说明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三、问答题8.①加强军权,分散相权和地方权力。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各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地方上废除行省机构,设立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中央。②实行特务统治。明太祖授权锦衣卫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由皇帝直接指挥。后来的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加强对官吏的监视。③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答卷不许有个人见解,以培养皇帝的忠顺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