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清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A.颁布时间很可能是1912年B.表明清政府开始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说明清政府接受了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D.为民间资本家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解析:根据材料,“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反映了政府鼓励民间设厂,反映了1895年甲午战争后政府政策的变化。近代民族工业在19世纪末迎来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得益于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的政策,故D项正确。答案:D2.下表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从1895—1899年发展状况,其中分析正确的是()行业18951899发展速度(1895-1900)棉纺织业华商纱厂纱锭数(枚)1465369564474.7机制面粉业华商厂产量(万包)20476766330.5机械采煤业华商厂产量(吨)89145162.3——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A.轻工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B.中国的重工业无从发展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解析:根据图表可以看出,从1895到1899年各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并未体现出经济结构的变动,故A项错误;图表中显示机械采煤业有所发展,故B项错误;欧洲列强放松经济侵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图表经济发展速度和时间,此时间段处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段,故D项正确。答案:D3.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张謇创办了()A.发昌机器厂B.继昌隆缫丝厂C.大生纱厂D.汉阳铁厂解析:张謇考中清末状元后,毅然放弃做官,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回到家乡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故C项正确。答案:C4.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拉开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序幕。该公司在随后二十几年里发展迅速,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葡萄酒企业。张裕酿酒公司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B.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C.民国政府重视经济发展,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解析: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但并未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晚清,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同时社会实业家纷纷创办企业,开始实业救国,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5.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都()A.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B.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D.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解析:洋务运动以洋务派为主导,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实业救国的主体是来自民间的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洋务派不承担民主革命重任,故B项错误;洋务派只是以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为主,并未推动政治近代化,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均是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而被动学习,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年份民国元年民国二年民国三年民国四年民国五年民国六年民国七年民国八年工厂数1737375033342923——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材料二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单位:千元)。材料三中国纯碱市场,一向由英商卜内门公司垄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货中断,碱价猛涨……爱国资本家范旭东等于1918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厂(资本200万银元)……(英商)多次直接对永利碱厂进行威胁和破坏,加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碱价猛跌,碱厂的建设面临重重困难。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