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A.英国B.日本C.美国D.德国答案C解析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故C项正确。2.“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造成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尖锐,穷人的生活水平下降。而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源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3.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各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所致B.各国加紧掠夺殖民地所致C.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所致D.各国纷纷提高关税所致答案A解析各国为摆脱危机,一方面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货币战;一方面加紧掠夺殖民地,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又主要是由生产与销售的矛盾造成的,所以争夺的焦点是国际市场。4.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初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危机措施的共同点有()①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②加强对经济的干预③加紧争夺世界市场④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面对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另一方面,加紧争夺世界市场、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掠夺,从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所以①错误,②③④正确。5.(2017·嘉兴检测)右图与20世纪30年代的某史事直接相关。该史事是()A.美国实施的罗斯福新政B.俄国十月革命C.日本实行的“统制经济体制”D.中国实行的国有企业改革答案A解析根据时间、画中人物形象以及“NEWDEAL”可以判断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故A项正确。6.(2016·山东学业水平测试)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我誓为美国人民实现‘新政’”。新政“新”在()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奉行自由放任政策C.国家全面干预经济D.普遍推行工业国有化答案C解析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故C项正确。7.1933年3月10日,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10月美元贬值30%左右,其措施()A.增加就业B.调整企业关系C.缓和与列强矛盾D.增强了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竞争力答案D解析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增强了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竞争力,故答案选D。A、B、C三项不符合题意。8.(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1933年,美国政府在西部和西南部共毁掉1000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20多万头大猪和600多万头小猪。从应对经济危机角度看,政府此举()A.破坏了农村生产力B.造成了极大的浪费C.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D.缓解了农产品供需矛盾答案D解析政府的举动,从应对经济危机的角度看,是为了缓解农产品供需矛盾,故D项正确。9.(2016·贵州学业水平测试)W·福斯特在《美国共产党史》中说:“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行动……击破两党制度,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在罗斯福新政中,较好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A.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誉B.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管制证券业C.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D.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加强社会保障答案D解析罗斯福新政时期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加强社会保障,较好地解决了材料所述问题,故D项正确。10.(2017·德阳期末)下表是美国联邦政府雇员人数统计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33年1936年1938年人数603000867000920000A.政府管理机构的大量建立B.解决失业问题的客观需要C.现代文官管理制度的建立D.美国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答案A解析1933年到1938年,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对经济的干预导致大量政府管理机构的建立,使得美国联邦政府雇员人数显著增加,故A项正确。[能力提升]1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说明1929年美国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