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第2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D.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自由、平等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分析,“‘阶级斗争’的借口下”的非正常秩序说明中国当时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2.“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答案A解析“民主”的含义是人民当家做主,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文化大革命”时期却曲解了民主的含义,将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根本,被少数人错误地利用,打击大批党政机关及各级领导人及各界人士,是对民主法制的践踏。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中,使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发展高度,堪称中国法律建设里程碑的举措是()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B.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94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D.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答案D解析“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成为宪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法律文件和一切国家行为都以它为准绳,说明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4.下图产生的最重要的作用是()A.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B.立法工作得到加强C.推动了普法教育活动D.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答案A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最重要”,图片展现的是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故选A。B、C、D三项都是作用,但不是最重要的,皆排除。5.瘦肉精、地沟油等泛滥,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2007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九三学社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议》,提出应尽快出台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全国政协与全国人大共同行使立法权B.全国政协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C.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D.民主党派对社会发展有重要贡献答案A解析全国政协的职能是参政议政,不具有立法权;全国人大是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因此A项表述错误。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邓小平(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表现在哪些方面?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回答:今后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发生?(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五大以后,党和政府是怎样“有步骤、有秩序”地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答案(1)对人的生命财产的侵犯;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陷入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左”倾错误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2)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3)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基础巩固1.下图是“收藏迷”李华在旧货市场上买到的“宣传画”。图示情景发生在()A.建国初期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C解析从图片中“革命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