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时达标训练【基础达标】1.(2014·唐山高一检测)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文化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家天下”取代“公天下”B.宗族关系也是基本的政治关系C.采取民主方式推选国家最高掌权者D.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夏商早期政治文化特点的识记和理解。夏朝出现了王位世袭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故A、B、D正确。2.(2014·盐城高一检测)《书序》说:“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这里所说的“诸侯”()①臣服于商王朝②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③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④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武王既胜殷”,可知这里的诸侯应臣服于西周,故①不符合题意;②④从西周宗法制的角度分析,符合题意;③从被分封者的权利角度分析,符合题意。3.(2013·陕西学业水平测试)《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指的是西周推行的()A.氏族制B.分封制C.禅让制D.宗法制【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由材料中“立七十一国”可知是分封诸侯国。A、C出现在原始社会,D未能在材料中体现。4.右图漫画是“姜太公钓鱼”。西周建立后,齐国是他的封地,他属于受封的()A.周天子的亲属B.功臣C.古代帝王的后代D.归附的部落首领【解析】选B。西周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分封的对象有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原来的附属国、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而姜太公辅佐西周,属于功臣。5.(2013·贵州学业水平测试)右下图反映了春运期间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情景,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注重亲人团聚密切相关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世袭制【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西周时期实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强调家族等级观念、宗族亲情,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农民工返乡过年即体现了宗法制在现代社会的影响。6.(2014·唐山高一检测)观察下面材料,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妻、妾一般称谓妻(正室)A.三哥(20岁)B.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妾二(侧室)D.二哥(22岁)【解析】选A。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妻所生子为嫡子,妾所生子为庶子,故排除C、D;再从嫡子的出生先后顺序,排除B,故选A。7.(2013·内蒙古学业水平测试)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这一消息引起社会热议。影响今天中国人观念行为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禅让制【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从题干中的“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可以判断是宗法制。8.(2013·青岛高一检测)某中学历史探究小组围绕西周的制度开展探究性学习,其中关于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的实质得出的正确结论应该是()A.嫡长子继承制B.都维护封建统治C.都属于等级制D.都是大宗和小宗关系【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理解能力。A是宗法制的特点;西周不属于封建社会,故B错误;D是宗法制内容,不是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共同点。这三种制度都是通过严格的等级规定维护西周统治。【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由材料中统治者以“占卜”决定国事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的特点。2.(2013·郑州高一检测)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项目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土地1000千亩150千亩100千亩60千亩军队六军三军三军一军①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可采用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