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自然科学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浙江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1.知道宇宙膨胀的现象和证据2.了解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3.了解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4.了解太阳一生的演化过程5.了解大质量恒星的演化过程6.了解25亿年前至今地壳的演变和生物的进化现象7.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和其他假说二.重点、难点:宇宙大爆炸学说根据星系运动的特点建立星系运动模型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与大质量恒星的演化过程地球及地球上生命演化的历程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三.教学过程:(一)宇宙的起源1.古代人们的宇宙理论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盘古开天藏族的宇宙理论:宇宙万物源于“空”。刚开始时,宇宙是无限的一片“空”,后来发生变化,产生了轻而震荡的“气”。由震荡的“气(风)力”产生了“火”,火为热性。风与火触动逐渐产生“风”的尘土,此尘土慢慢增大,并在火的作用下,冷热不均,变冷的出现湿润,由湿润渐生“水”。风、火、水3种元素互相接触,尘土逐渐下降而凝结为“土”。《古兰经》的宇宙理论“不信者难道不知道吗?天和地原本是连在一起的,而我开天辟地,我用水创造一切生命,难道他们不信吗?”《圣经·旧约·创世记》上帝(God)在创造了宇宙、世界、光明与黑暗……道家的宇宙理论道生一,一生二(阴阳两相),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星系的运动哈勃: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也不断地在扩大。思考:根据哈勃的发现,难道我们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吗?不是,因为对其他星系来说,也是星系间的间距不断变大。例如:在一个气球的表面涂上几个黑点,然后将它吹大,注意观察黑点之间的距离。3.大爆炸理论宇宙是150亿年前从一个极小的点诞生的,从那里诞生了时间和空间、质量和能量,从而由物质小微粒聚集成大团的物质,最终形成星系、恒星和行星等。在大爆炸发生前,宇宙中没有物质,没有能量,甚至没有生命。所以,宇宙中的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宇宙处在不停地膨胀之中。缺点:大爆炸理论无法回答现在的宇宙在大爆炸发生之前到底是什么样,或者说发生这次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二)太阳系的形成与地球的诞生1.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九大行星的名称;水、金、地球、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其中最大的两颗行星是:木、土木、土星有着最显著的特点:都是固体的核心和几千万米厚的由氢气和氦气组成的大气层,并且有光环。地球是太阳系中一个小行星,它和其他八大行星及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一样,按一定的轨道绕着太阳公转。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庞大的天体,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在整个宇宙中,目前人们能观察到的类似银河系的天体系统有10多亿个。2.地心说:地球为中心——希腊·托勒密“地心说”的核心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天体都是绕着地球转动的。3.哥白尼的日心说日心说:太阳为中心——波兰·哥白尼“日心说”宇宙体系学说的核心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太阳转动的。日心说的意义:科学地阐明了天体运行现象,为后人认识太阳系进而认识地球的起源奠定了基础;“日心说”推翻了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并从根本上否定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一切的谬论,给了神权统治者沉重一击。4.太阳系中行星运动的共同特点是: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自转的方向一致:自西向东。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同一平面。5.太阳系的形成星云说: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认为:太阳系是由一片星云收缩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1)星云学说能描述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但还有很多现象无法解释,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2)除了“星云说”外,还有“灾变说”等许多学说描述太阳系的形成。(3)“灾变说”认为地球等行星是因为某种偶然的巨变而从太阳中分离出来的(三)恒星的一生1.红巨星:称它为“红”巨星,是因为在这恒星迅速膨胀的同时,它的外表面离中心越来越远,所以温度将随之而降低,发出的光也就越来越偏红。不过,虽然温度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