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鲁人版高三语文答案一、l.B(A项quān/juàn,biă,jì/zhì;B项jìng,bāo,qū;C项kù/kuà,zhòu,huà/huá;D项tòng/dòng,xiāo/xiào,k/kē)ĕ2.A(B积一集C坐镇D关联词)3.C(①处置,意为“处理;发落、惩治”,一般是用在合同签订中,特指物品的所有处理权利。处治,意为“处分;惩治”,一般是用在法律范畴中,用在对人的发落比较多。说更通俗点是“处置”是指东西,“处治”是指人。②勘查,意为“实地查看或调查”如地质勘查;勘察,意为“实地考察或调查”如勘察地形。③“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不是……就是……”是选择关系,并不能表明说话人的最终态度,这与句首“严格地讲”不太相符。或许,是表示猜测语气的副词;或者,是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4.D(A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宏伟,不用于形容建筑以外的其他事物,对象误用。B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与热情搭配不当。C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愧。用在此处不当。D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5.B(A项,搭配不当,“学习”与“素养”不搭配。C项,句式杂糅,去掉“应该”或“较为安全”;D项,成分残缺,在“那些环境……”前加上“对”)二、6.D(A项错,原文为“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足各有千秋”;B项说“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是无中生有;C项错,“推广快速而高效的中国模式”违背作者文化交流的观点)7.A(原文中无“极端仇视西方”的信息和内容)8.C(A项有意曲解,原文没有与其他文化相融之意;B项为主观臆断,原文为“‘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D项中“成人之美”为无中生有)三、9.D(贷:饶恕)10.A(助词,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等。B.连词,表示并列,可译为和,跟,同;介词,相当于“跟”、“同”。C.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助词,凡此类“者”字结构,前面有动词“若”,可译为“像……的样子”。D.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等;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11.A(排除③④句。③为卢之翰所为,④言薛奎遇事能沉稳果断处置)12.D(对戍卒,他果断下令处死,并未惊扰宾客,可见并非杀一儆百)四、13.(1)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用”“困”各1分,句意1分)(2)臣子侍奉君主,很少有能够做到直到终了的。(“事”:侍奉;鲜:很少;克:能够。共3分,每译错一处扣1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3)大臣们屡次醉酒,失掉了庄严的容止,这不是用来加重朝廷的权威的做法啊。(“数”“被酒”“所以”“重”各占1分)参考译文: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今山西临汾)人。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进士,任隰州军事推官。隰州的百姓经常在寺庙里聚众赌博,有一天,盗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赌博的人正好到来,衣服偶然染上了血迹,巡逻的士兵将他逮捕送到州府,经刑讯后屈招。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求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薛奎升任仪州推官曾经率领民夫运粮去盐州,恰逢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薛奎就请求转运使卢之翰让民夫回仪州,而后再赔偿损失的粮食。卢之翰大怒,准备上书弹劾薛奎。薛奎慢慢地劝说他道:“兴兵作战已经很久了,百姓都因转运军饷而疲惫不堪,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卢之翰的怒气消除了,所有因民夫而损失的粮食,他都上奏免除了要州民赔偿。薛奎任并州知州,后改任秦州知州,秦州驻有重兵,经费常不足用。薛奎力求节俭,教百姓改用灌溉耕作的方法,年内就积余了粮食三百万石。改任益州知州,秦州的州民和少数民族部落共数千人列数薛奎的政绩,请求朝廷让薛奎留任,朝廷下圣谕予以褒扬,但没有同意让薛奎留任。成都有一个妇女告发她的儿子不孝,薛奎责问那个儿子,他才说:“是因为贫穷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