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通”使课堂充满活力灯塔小学孙四妹无论基础教育如何改革,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依然是课堂教学,。我校巢湖市教体局大力支持下,建成了“班班通”,即在每个班级和一个专用教室装备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媒体电脑,使每个教室都能实现上网、演示课件。通过几年的实践与应用,“班班通”给我们带来教育装备条件改善的同时,更带来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也为学生的学习方法找到一个新的途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一、“班班通”的运用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我校“班班通”实施以后,实现了每个班都能通过该设备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解决了上课教室不够的问题,使我校的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最大化。“班班通”的实施,首先实现了教师备课方式的革命,从原来的手写走向键盘输入,从纯本文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教师可以进行电子备课,可以集教案、教学素材(课件)、课堂练习、作业等多种资源于一体,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师的教学资源的共享,能方便迅速地处理信息,无论是文字、声音、还是图画,都可以根据需要随心所欲的进行操作,这就打破了“一书、一板、一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有效地扩大课堂容量。更能突出教学时重难点,如:在讲四年级语文下册21课《古诗词三首》的时候,利用“班班通”在很快大屏幕上显示每首诗词作者、画面、诗朗诵视频,在重点处点拨,重点很快就解决了。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学校的网络教室进行备课,进行课件的设计,在局域网内通过FTP形式上传下载信息,并进一步加工整理,为我所用。二、“班班通”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理念虽然有教师应尊重、爱护、理解学生的观念和要求,但它更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师的答案是权威性的,教师在教育中占绝对支配地位。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某些教师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往往放不下架子,不愿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不能主动与学生交心;而在学生看来,教师总是比自己懂得多,学生几乎都依赖于老师,这就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学校建成了“班班通”以后,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创新性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随时可以上网了解这种信息、掌握各种知识。这时,教师是知识拥有的权威者的信条正在受到冲击,“生不必不如师,师未必贤于生”的现实,促使教师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地位:一方面,迫使自己奋起直追,不断充电;另一方面,以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之中,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碰到疑难问题时,师生共同利用网络工具寻求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更多地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班班通”的运用激发了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1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不感兴趣;而“班班通”呈现的能变抽象为直观,化虚为实,学生学起来兴趣浓厚。如讲《观察蚂蚁》一课,让学生在众多的动物中能否判断出哪些是蚂蚁,这是教学中的难点。制作一组抽拉组合片,通过“班班通”在教室演示,将蚂蚁的头、胸、腹部位分开,学生很容易看出蚂蚁的身体由三部分组成。学生通过表象获得了感知,把概念和“实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了。再投放几组动物投影片,学生能很快识别出哪些不是昆虫。在情境中引发了兴趣,烘托了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既学到了知识,又突破了《观察蚂蚁》一课的难点。四“班班通”的运用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提高了实效性。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具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是现代社会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班班通”屏幕呈现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学生又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并做出回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回答及时迅速地给出判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还便于课堂的及时反馈、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尤其是练习设计,容量大,方便快捷。利用“班班通”设备,其训练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