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线的判定教学目标:1、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学会运用。2、了解判定切线常用方法有两种,初步掌握方法的选择。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的方法。教学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1、经过半径外端;(☆☆☆☆)2、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教师】问题1.怎样过直线l上一点P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问题2.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问题3.如何判定直线l是⊙O的切线?启发:(1)直线l和⊙O的公共点有几个?(2)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与半径的数量关系如何?学生答完后,教师强调(2)是判定直线l是⊙O的切线的常用方法,即:定理: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OA等于圆的半(如图1,投影显示)再启发:若把距离OA理解为OA⊥l,OA=r;把点A理解为半径在圆上的端点,请同学们试将上面定理用新的理解改写成新的命题,此命题就是这节课要学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板书课题)二、引入新课内容【学生】命题:经过半径的在圆上的端点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证明定理:启发学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分析证明思路,阅读课本P60。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定理的证明:已知: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直线l⊥OA,求证:直线l是⊙O的切线证明:略定理的符号语言:∵直线l⊥OA,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A∴直线l为⊙O的切线。※是非题:(1)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一定是这个圆的切线。()(2)过圆的半径的外端的直线一定是这个圆的切线。()三、例题讲解例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引导学生分析:由于AB过⊙O上的点C,所以连结OC,只要证明AB⊥OC即可。证明:连结OC.∵OA=OB,CA=CB,∴AB⊥OC又∵直线AB经过半径OC的外端C∴直线AB是⊙O的切线。练习1、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R,直线AB经过⊙O上的点A,并且AB=R,∠OBA=45°。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练习2、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CD于点D,AC平分∠BAD。求证:CD是⊙O的切线。例2、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且BD=OB,过点D作射线DE,使∠ADE=30°。求证:DE是⊙O的切线。思考题:在Rt△ABC中,∠B=90°,∠A的平分线交BC于D,以D为圆心,BD为半径作圆,问⊙D的切线有几条?是哪几条?为什么?ABOCOABOBADC30OABDEDBCA四、小结1.切线的判定定理。2.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①定义: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②数量关系: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半径(即d=r)。③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辅助线和证法规律。凡是已知公共点(如:直线经过圆上的点;直线和圆有一个公共点;)往往是"连结"圆心和公共点,证明"垂直"(直线和半径);若不知公共点,则过圆心作一条线段垂直于直线,证明所作的线段等于半径。即已知公共点,“连半径,证垂直”;不知公共点,则“作垂直,证半径”。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