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设计制作:宜春四中雨霖铃柳永制作:宜春四中柳永,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排排行行第七,世称柳七。一生屡试不第,故改名为“永”。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他的词风行一时,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有词集《乐章集》。这首词描写的是他在京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准备南行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的离别。柳永(约987—105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根据问题,自行研读: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能起什么作用?2.全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你认为词中哪些是虚写,哪些是实写?4.你觉得词中哪句写得好?作简要分析.上片:长亭分别时的情景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凄清深沉的别绪(离别难)无绪凝噎无语心态矛盾对长亭晚——不忍离别,唤起“留恋处”骤雨初歇——必得离别,逼出“兰舟催发”下片:想像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杨柳江岸晓风残月冷落浓厚的离愁(思念苦思念苦))伤离别浩淼的烟波令人惆怅沉沉的暮霭使人忧伤空阔的楚天让人感觉到前途的渺茫孤寂痛苦赏析名句: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凄凉的画面。◎关于杨柳和月:◎关于风:“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柳——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2.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里——“酒醒”之后“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李清照“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