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徐志摩•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1922年先后在美、英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他一生留下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为诗歌燃断想象长须的徐志摩对爱情执着追求、寻梦的徐志摩为爱为美为诗歌而生活的人写作背景介绍:•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本诗记下了诗人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1921-1922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徐志摩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古典诗词中与离别有关的诗句?例1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例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送李端》卢纶)整体感知:本诗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对康桥的无限欣喜和眷念之情。每个诗节分别选一个词来概括诗意:•作别――金柳――水草(青荇)――潭水――寻梦(放歌)――沉默――-告别诗人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的?1、什么是意象?渗透了诗人的感情、成为诗人情感载体的事物或景物。2、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来寄托情感?云彩、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等自然景物。意象比较分析:云彩诗人的感受:诗人的感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浮云特点:诗人的感情:飘浮。此诗中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飘泊、离别之情招手难舍难分特点:诗人的感受:诗人的感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柳特点:诗人的感情:“柳”“留”谐音,古人以折柳寄托依依惜别之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金柳美、艳(新娘、艳影)荡漾眷恋特点:诗人的感受:诗人的感情: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饮马长城窟行》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芳草特点:诗人的感情:茂盛、绵绵不尽,喻离恨。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比喻离别的愁绪。青荇、青草油油的、招摇青甘做水草永久眷恋特点:诗人的感受:诗人的感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潭特点:诗人的感情:深友情深清潭梦幻(天上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沉醉特点:诗人的感受:诗人的感情: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注:“参”“商”是天上的星辰,这两颗星东西相对,角度一百八十度,一星升起,另一星下沉,永无碰面的机会。星特点:诗人的感情:永无碰面天各一方的痛苦之情。星辉斑斓放歌忘形、快乐到极点总结:1、抓住诗歌中的意象。2、分析诗中意象的特点。3、分析诗中表现出的诗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