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诗人(生平、风格等)掌握常识(典故、修辞、表现手法等)把握意境(景 、 事、情)理解 词义、句义鉴赏古诗鉴赏评价 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白雪纷纷何所似? •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打叶雨拳随手重,吹凉风口逐人来。“ 作诗没有规矩”? • “ 置身诗境”是指在欣赏诗歌的时候,要反复诵读,把自己投入到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体会诗人所创造的美的意境里。• “ 缘景明情”则指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响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的方法想象与联想明情 A 、诵读体悟B 、发现异常(类型)C 、意象把握(类型)D 、字句品味(修辞)E 、意境融合 1 、传统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 1 )送别类意象 ( 2 )思乡类意象• ( 3 )愁苦类意象 ( 4 )抒怀类意象• ( 5 )爱情类意象 ( 6 )战争类意象• ( 7 )闲适类意象 ( 8 )其他类 ( 1 )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① 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②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③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④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2 )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① 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② 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③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借指思乡之情。• ④ 双鲤。典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有古时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