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说曹操曹操就到。形容曹操耳目众多,动作迅速无所不在,随时都可能出现在你我面前,因此大家必须要小心提防。奸雄 奸贼 “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汝南名士许劭“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 陈寿《三国志》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 —— 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曹操 曹操( 155-220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曹操的诗歌现存 20 余首,大致分两类 ① 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 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 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在《三国演义》和戏剧舞台里曹操的性格特征是阴险、奸诈、残暴。这和曹操在《短歌行》等诗句中透露出的情操是否有极大的反差。形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1 、小说体裁因素E 、《三国演义》题材七实三虚,有些虚构故事的影响2 、历史上民族关系因素C 、宋朝的民族关系紧张;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对汉人实行高压政策 ,人心思汉。3 、三国戏和评话本的人民创作性因素B 、反对“暴君”、“奸相”造成的民不聊生,生活贫困。4 、《三国演义》作者因素A 、尊奉儒家朱熹的体系,未遵循司马迁的体例 《短歌行》中透露出的曹操形象与传统的评价存在极大反差的原因: …………“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汝南名士许劭“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 陈寿《三国志》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 —— 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 《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建安十三年 , 曹操率大军南下 , 列阵长江 ,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 , 酒宴众文武 , 饮至半夜 , 忽闻鸦往南飞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