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历史悠久,扼守京津门户,横踞海上,形成天然屏障,是扼守东陲海疆的军事重地。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清政府北洋水师的诞生地,也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古战场,著名的黄海海战就发生于此。因此,刘公岛素有“不沉的战舰”之称。 历史背景 战争过程 中国战败原因 教训和启示纪念甲午海战 120 周年四、民族危机的加深(二)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一些右翼史学家说:“ 1894 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 这种观点符合历史真实情况吗?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岛国:人多,地少,资源贫乏。 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国力日强。 (1868 年)日本发展资本主义中存在什么矛盾? 改革不彻底 封建残余浓厚 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少生产发展受到阻碍 对外侵略扩张 “ 大陆政策”是一个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侵略政策。第一步:侵占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第五步:侵占亚洲,称霸世界。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美国英国日 本支持支持乘机夺取新的权益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准备尚未就绪法国德国俄国支持不干涉朝鲜中国(东学党起义)支 援求 助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增 兵针 对中日战争爆发 ( 1894 年 7 月 )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1 、日本方面: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实现其“大陆政策”,蓄意发动侵略战争。 2 、列强方面:列强对日本的侵略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成为日本实施其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3 、中国方面:① 19 世纪末,清政府统治更加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 ② 面对一触即发的战争形势,清政府却希望于各国“调停”,而不认真备战,致使清军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 4 、朝鲜方面: 1894 年,朝鲜东学党起义,中日共同出兵,日本借机扩大事端,发动战争。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战争性质:( 根本原因 )( 导火线 )丰岛海战丰岛海战平壤战役第一阶段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 海战 役第一阶段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致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随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左一号鱼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他养的爱犬太阳犬游到他的身边,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他将犬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使他的头露出水面。邓世昌抱定与战舰共存亡的决心,毅然抱住爱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