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几何 1 、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 要内容。 2 、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感 知王几何老师的形象特点。(重点、难点) 3 、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 力。(难点)学习目标马及时马及时:( 1946--- ),笔名 小非。四川都江堰人,著有儿童诗集《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金蝉唱晚》,散文集《割肉》《童年旧事》《美女滥市》《当代青年散文诗人 15 家》(合集),主编《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廖永德纪念文集》等。儿童散文《山野里的故事》获四川省第三届儿童文学奖,儿童诗集《树杈上的月亮》获成都市第二届金芙蓉文学奖,散文诗《海老人》获江苏省《少年文艺》优秀作品奖。作者简介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梳理文章内容1 、 2写学生们怀着好奇和渴望盼着几何老师的到来。3--26详细的描述了王几何老师第一堂课的情形第一层( 3—7 )写老师站在讲台上只是哑笑 (肖像描写)第二层( 8 、 9 )写老师反手画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动作描写)第三层( 10—15 )写老师自我介绍:大名、绰号。(语言描写)第四层( 16—23 )老师让学生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课堂活跃)第五层( 24—26 )第一堂课的结束语:热爱知识、持之以恒。(引导得法)第三部分( )27---29写学生们将永远铭记这堂课,永远记住王老师。总结全文。 本文描写的是一节充满笑声的几何课,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这节课上令人发笑的源头有哪些?文章探究( 1 )王老师哑笑。 ( 2 )王老师公布自己的绰号。 ( 3 )王老师让同学们到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 ( 4 )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却画成了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活是什么?他这样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 反手画圆和三角形 他这样做的用意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 ! 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 ( 1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 ( 2 )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 ! 通过神态描写,写出王老师的和蔼以及反手画圆和三角形后的自得心情。通过对同学们的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突出表现王老师哑笑的喜剧效果。 “ 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