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散文:1 、明初:宋濂、刘基 2 、明中叶:前后七子 唐宋派:归有光、唐顺之、茅坤 3 、明后期:公安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4 、明晚期:挽歌式的抒情小品:张岱 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张溥清代散文:1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经世致用”之文2 、桐城派:方苞、刘大櫆、姚鼐3 、鸦片战争到清末:龚自珍、梁启超、章太炎项脊轩志归有光教学目标 (一)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 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 的技巧。 (二)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 人的特色。 项脊轩 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的远祖归隆道曾在太仓(现在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作者介绍 自幼苦读, 9 岁能文,但仕途不利, 35 岁才中举人,后连续 8 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现在上海嘉定),在那里读书讲学二十余年。到 60 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虽仕途不得意,但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中叶散文流派“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的散文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感情真挚,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这类散文以《项脊轩志》为代表。正音渗漉( ) 修葺( ) 栏楯( ) 偃仰( ) 万籁( ) 珊珊( ) 迨( ) 异爨( ) 妪( ) 先妣( ) 阖( ) 笏( ) 长号( ) 扃牖( ) 枇杷( )lùqìshǔnyǎnlàishāndàicuànyùhébǐhùháopí·pájiōng文言文中数词的用法: 现代汉语中,数词常常和量词结合,构成数量短语,一起修饰名词或动词。文言文则不同,数词常常是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而不需要量词的帮助。①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② 、顷之,持一象笏至。③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④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⑤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