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习 目 标整 体 感 知研 读 课 文课 文 小 结布 置 作 业情 境 导 入返回情境导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相信这首诗大家都理解,大家通过这首诗感受到了文天祥的什么品质呢?返回学习目标 1 、学习议论文的基本知识。2 、在回忆议论文一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观点相反的材料的分析,培养思辨的兴趣和能力。 3 、引导学生以我们伟大先人为榜样,从他们勤劳、智慧、勇敢的美德中吸取力量,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作者简介整体感知 吴晗,原名吴春晗,字辰伯。历史学教育家。浙江义乌人。 195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著有《朱元璋传》和历史剧《海瑞罢官》等。“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晗从精神到肉体惨遭摧残,随后于 1968 年 3 月被捕入狱,1969 年 10 月 11 日被迫害致死。字词积累吴晗 ( ) 富贵不能淫 ( )嗟来之食 ( ) 拘囚 ( ) 慷慨 ( ) 吆喝 ( ) 高官厚禄 ( )hányínjiējū qiú kāng kǎi yāo hē lù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拘囚:汗青:拍案而起:横眉:迷惑古代官吏的薪水把人逮捕关押在监牢里指史册桌子形容怒目而视理清层次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1-4 )提出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5-8 )用三个有骨气的人的典型事例为论据,分别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和“威武不能屈”三个角度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 5-6 )以文天祥拒绝降元为例,证明中国人有骨气。( 7 )本段讲述“贫者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从“贫贱不能移”的角度来论证观点。( 8 )以闻一多横眉怒对敌人暗杀的故事,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证明论点。第三部分( 9 )总结全文,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自主探究返回1 、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又是如何一步步证明的?2 、作者举的三个事例分别从哪个角度证明观点的?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合作探究1 .开头第一句,单独成段,在文章中起着什么作用?研读课文 这是破题第一句,把高度概括的题目扩充成中心论点。这个判断句,既是第一部分的概括,又是全文的总领。2. 第 2 段引用了孟子的几句话,其含义是什么?在文章中起着什么...